正在加载图片...
每年美国的主要研究型大学经济系收到的中国学生申请约占总量的四分之一。过去的七、 八年间,我在经济系的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发现每年500份申请表中约有150份是中国学生 的。很多学校不招收直接从中国申请的学生,原因很简单,信息不对称。如果某些学校历年连 续直接从中国招收学生的话,你就会发现一定是系里有与中国有特殊关系的教授。一个美国教 授判断远在中国的学生是很困难的。比如让我来决定一个委内瑞拉的学生是否应被录取,我也 很难判断。申请者常感到非常困惑,不知如何申请才有效。同样,看申请表的人也感到非常困 惑,不知怎么挑选。两边都有信息不对称问题。通常录取的最终决定权在一个由四五人组成的 招生委员会。一个教授在百忙之中,看一份申请表不超过几分钟。你可能觉得挺冤枉,准备了 这么半天,这么快就看完了。但是没办法,这么多表格,看得很辛苦。 由于现在美国大学中来自中国的教授逐渐增多,因此录取中国学生时,通常会征求他们的 意见,即使他们不在招生委员会里。这就需要引起国内申请人的注意。因为这些人对国内学校 的情况很清楚,对申请中的技巧也很了解。 2.关于从国内申请 过去几年中,我看过几百份国内来的申请表。我觉得国内学生恐怕过高地估计了GE分数 的重要性。如果GE分数太差,可能有问题,但是在2000以上就不大说明问题了。根据我个 人观察,中国学生的英语会话和写作能力与GRE分数(如果在2000以上的话)基本无关。这 是我的看法,可能别人不这么看。录取时看的几个分数中,GE是一个因素,但现在它含的信 息量越来越小了,尤其是中国学生的平均成绩远高于其他的国际学生。大学本科成绩(特别是 国内名校的)是挺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硬信息,特别是几门关键课程的成绩,像数学、统 计、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等。 推荐信理应是最重要的,但国内的推荐信由于种种原因,大多内容空洞。无非是说这个学 生非常用功,特别聪明,这些词没有什么信息量。具体地描述和比较,往往提供的信息量更 大。如果我知道的一位教授写到,“这个学生是五年来我所推荐的所有出国学生中最好的(或 第几好的)学生,我过去推荐的学生现在在美国的某某大学学习或工作”,这样的一句话就非 常有信息量。 说来奇怪,“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是含有相当多的信息的。而现在有公司 专门帮助申请人包装,甚至是一条龙服务,但是从那里出来的东西多是套话,没有什么内容。 比如,前两年是说我们家祖宗三代,我爷爷就没赶上上大学,因为是战乱,我父亲没上大学, 因为赶上文化大革命,我们家只有我才上了大学,到你们大学是我的梦想。这两年又变了,开 始先来一段诗,比如海明威的。这些东西没有什么信息。我觉得,写个人陈述应简明扼要。你 要设身处地想美国人看那么复杂的东西很费劲,也没那么多时间。若你说你是山西考第二名考 到北京大学的,美国教授没有概念。若你说你是省里100万考生中的第三名,就清楚多了。除 了说高考成绩外,还应谈你在大学的特别经历,以及对今后学习、研究的具体想法。至少要有 一、两处闪光点,这样才会引起注意。 >7 每年美国的主要研究型大学经济系收到的中国学生申请约占总量的四分之一 过去的七 八年间 我在经济系的研究生招生委员会 发现每年 500 份申请表中约有 150 份是中国学生 的 很多学校不招收直接从中国申请的学生 原因很简单 信息不对称 如果某些学校历年连 续直接从中国招收学生的话 你就会发现一定是系里有与中国有特殊关系的教授 一个美国教 授判断远在中国的学生是很困难的 比如让我来决定一个委内瑞拉的学生是否应被录取 我也 很难判断 申请者常感到非常困惑 不知如何申请才有效 同样 看申请表的人也感到非常困 惑 不知怎么挑选 两边都有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常录取的最终决定权在一个由四五人组成的 招生委员会 一个教授在百忙之中 看一份申请表不超过几分钟 你可能觉得挺冤枉 准备了 这么半天 这么快就看完了 但是没办法 这么多表格 看得很辛苦 由于现在美国大学中来自中国的教授逐渐增多 因此录取中国学生时 通常会征求他们的 意见 即使他们不在招生委员会里 这就需要引起国内申请人的注意 因为这些人对国内学校 的情况很清楚 对申请中的技巧也很了解 2. 关于从国内申请 过去几年中 我看过几百份国内来的申请表 我觉得国内学生恐怕过高地估计了 GRE 分数 的重要性 如果 GRE 分数太差 可能有问题 但是在 2000 以上就不大说明问题了 根据我个 人观察 中国学生的英语会话和写作能力与 GRE 分数 如果在 2000 以上的话 基本无关 这 是我的看法 可能别人不这么看 录取时看的几个分数中 GRE 是一个因素 但现在它含的信 息量越来越小了 尤其是中国学生的平均成绩远高于其他的国际学生 大学本科成绩 特别是 国内名校的 是挺重要的 因为它是一个硬信息 特别是几门关键课程的成绩 像数学 统 计 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等 推荐信理应是最重要的 但国内的推荐信由于种种原因 大多内容空洞 无非是说这个学 生非常用功 特别聪明 这些词没有什么信息量 具体地描述和比较 往往提供的信息量更 大 如果我知道的一位教授写到 这个学生是五年来我所推荐的所有出国学生中最好的 或 第几好的 学生 我过去推荐的学生现在在美国的某某大学学习或工作 这样的一句话就非 常有信息量 说来奇怪 个人陈述 personal statement 是含有相当多的信息的 而现在有公司 专门帮助申请人包装 甚至是一条龙服务 但是从那里出来的东西多是套话 没有什么内容 比如 前两年是说我们家祖宗三代 我爷爷就没赶上上大学 因为是战乱 我父亲没上大学 因为赶上文化大革命 我们家只有我才上了大学 到你们大学是我的梦想 这两年又变了 开 始先来一段诗 比如海明威的 这些东西没有什么信息 我觉得 写个人陈述应简明扼要 你 要设身处地想美国人看那么复杂的东西很费劲 也没那么多时间 若你说你是山西考第二名考 到北京大学的 美国教授没有概念 若你说你是省里 100 万考生中的第三名 就清楚多了 除 了说高考成绩外 还应谈你在大学的特别经历 以及对今后学习 研究的具体想法 至少要有 一 两处闪光点 这样才会引起注意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