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50-200mg/kg以上,阳离子交换量20cmo1(+)/kg以上。 肥沃水稻土的适量有机质含量为2040g/kg,全氯量为1.3~2.3g/kg, 全磷和全钾量分别为1一15g/kg以上,阳离子交换量一般为10~25cmol(+)/ kg。 (3)良好的物理性质肥沃土壤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诸如质地 适中,耕性好,有较多的水稳性团聚体,大小孔隙比例1:2~4,土壤容重 1.101.25g/cm3,土壤总孔度50%或稍大于50%,其中通气孔度一般在10%以 上,因而有良好的水、气、热状况。此外,肥沃水稻土必须有适度的渗透性质。 般肥沃水稻士土多为爽水田,日渗漏量为9~15m,漏水田渗漏量太大,漏水漏 肥。粪水田参漏性极差,水分多空气少,常因有毒物质过多的累积而抑制水稻的 生长。 根据上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今后的研究应紧密结合生 产实际,加强肥力监测,以便对全国土壤肥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作出宏观估计。 同时应该根据主要不同土壤类型,加强肥力特征和指标的研究。 四、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 随着对土壤生产力要求的提高,国内外都日益重视土壤培肥的措施。培育高 产的肥沃土壤,必须在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创造高产土壤环境条件的基础上,进 ~步运用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培肥土壤,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质量。 (1)增施有机肥料,培育土壤肥力 增施有机肥料(粪尿肥、堆沤肥), 既能营养植物,又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在肥力培育方面,有机 物料的培肥作用占有突出地位,应每年向土壤中输人一定数量的非腐解态有机 物,以不断更新与活化土壤中己渐老化的腐殖物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这在土 壤有机培肥方面是经济有效的办法 (2)发展早作农业,建设灌溉农业早作土壤主要指由于降水量低(年均 降水量250-500mm),或降水量虽然不少(年均降水量500^700mm)但分配不均, 而且无灌溉条件的农业土壤。在这类土壤上进行农业生产完全靠天然降水。我国 北方黄土高原地区,早作农业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 旱作土壤水分循环主要有三个环节:大气水(包括雨、雪、露)、土壤水和植 物水。大气水大部需要通过土壤供给作物利用,因此土壤水分性质对作物生长有 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旱作土壤水分性质应该是:渗透易、蒸发少、保蓄强、供应 多。在黄土丘陵区的肥沃早作土壤上,每毫米降水可生产小麦0.5kg,而贫瘠早 作土壤只生产0.10.2kg。研究表明,当前产量水平下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肥 而不是“水”。这对华北类似地区早作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发展灌溉,实现农业水利化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全国现有灌溉面积约 0.45亿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45%。从农业技术方面考虑,在建设灌溉农业方 面应注意:重视灌水与其他增产措施的配合:改进灌溉技术,节约用水:保护地 下水资源,防止次生盐渍化:防止次生潜育化。 150-200 mg/kg 以上,阳离子交换量 20 cmol(+)/kg 以上。 肥沃水稻土的适量有机质含量为 20~40 g/kg,全氮量为 l.3~2.3 g/kg, 全磷和全钾量分别为 1~15g/kg 以上,阳离子交换量一般为 10~25 cmol (+)/ kg。 (3)良好的物理性质 肥沃土壤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诸如质地 适中,耕性好,有较多的水稳性团聚体,大小孔隙比例 1:2~4,土壤容重 1.10~1.25 g/cm3,土壤总孔度 50%或稍大于 50%,其中通气孔度一般在 10%以 上,因而有良好的水、气、热状况。此外,肥沃水稻土必须有适度的渗透性质。 一般肥沃水稻土多为爽水田,日渗漏量为 9~15mm,漏水田渗漏量太大,漏水漏 肥。囊水田渗漏性极差,水分多空气少,常因有毒物质过多的累积而抑制水稻的 生长。 根据上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今后的研究应紧密结合生 产实际,加强肥力监测,以便对全国土壤肥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作出宏观估计。 同时应该根据主要不同土壤类型,加强肥力特征和指标的研究。 四、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 随着对土壤生产力要求的提高,国内外都日益重视土壤培肥的措施。培育高 产的肥沃土壤,必须在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创造高产土壤环境条件的基础上,进 一步运用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培肥土壤,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质量。 (1)增施有机肥料,培育土壤肥力 增施有机肥料(粪尿肥、堆沤肥), 既能营养植物,又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在肥力培育方面,有机 物料的培肥作用占有突出地位,应每年向土壤中输人一定数量的非腐解态有机 物,以不断更新与活化土壤中已渐老化的腐殖物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这在土 壤有机培肥方面是经济有效的办法。 (2)发展早作农业,建设灌溉农业 旱作土壤主要指由于降水量低(年均 降水量 250-500 mm),或降水量虽然不少(年均降水量 500~700 mm)但分配不均, 而且无灌溉条件的农业土壤。在这类土壤上进行农业生产完全靠天然降水。我国 北方黄土高原地区,早作农业占耕地总面积的 80%以上。 旱作土壤水分循环主要有三个环节:大气水(包括雨、雪、露)、土壤水和植 物水。大气水大部需要通过土壤供给作物利用,因此土壤水分性质对作物生长有 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旱作土壤水分性质应该是:渗透易、蒸发少、保蓄强、供应 多。在黄土丘陵区的肥沃旱作土壤上,每毫米降水可生产小麦 0.5kg,而贫瘠旱 作土壤只生产 0.1~0.2kg。研究表明,当前产量水平下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肥” 而不是“水”。这对华北类似地区旱作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发展灌溉,实现农业水利化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全国现有灌溉面积约 0.45 亿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 45%。从农业技术方面考虑,在建设灌溉农业方 面应注意:重视灌水与其他增产措施的配合;改进灌溉技术,节约用水;保护地 下水资源,防止次生盐渍化;防止次生潜育化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