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平均利润率是由于同一部门内部各个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 平均化而形成的。 解答: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资本家竞争的结果。部门之间的竞争是各个 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为争取有利的投资场所而进行的竞争。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不同部门的资 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从而具有不同的利润率,使得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家不断将其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其结果是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同一部门内部各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是生产同种商品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有利的产销条件和超 额利润而进行的竞争,其结果是使各个企业所生产的同种商品具有统一的社会价值,并按社会 价值所决定的市场价格来出售,不可能形成平均利润。 此题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平均利润理论,考生应把不同部门之间资本家竞争的结果与同一部 门内部资本家竞争的结果区分开来。该题应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入手,进而分析比较同一部门 内部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和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是围绕争夺有利的 投资场所展开的,是以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会导 致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同一部门内部生产同类商品的各个资本家之间,为了争 夺有利的生产销售条件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展开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使同类商品形成由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显然,同一部门内部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不能形成平均利润 2.社会生产由甲乙丙三个部门构成,甲部门资本2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0:10:乙 部门资本5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80:20:丙部门资本3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70 30。三个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均为100%,问平均利润率是多少? 解答: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反映了社会资本的增殖程 度。用公式表示: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其中,社会剩余价值总 额=各部门的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 ①甲部门资本为2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0:10,剩余价值总额为200万元 乙部门资本为5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80:20,剩余价值总额为1000万元 丙部门资本为3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70:30,剩余价值总额为900万元。 ②平均利润率=(200万元+1000万元+900万元)÷(2000万元+5000万元+3000万 元)×100%=21% 第三节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基本内容】 1.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是按照价值出售的。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 利润,商品是以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所构成的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加平 均利润构成,它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用公式表示: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利润 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同一个过程,都是由部门竞争中的资本转移实现 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质的方面,生产价格只是同资本有联系,而同活 劳动没有直接联系。因为从生产价格的构成来看,生产成本是由耗费的资本构成的,平均利润 是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得的利润。在量的方面,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资本有机构成高 的部门,其产品的生产价格高于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其产品的生产价格低于价值 只有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产品的生产价格才和价值大体相【辅助阅读】 1.平均利润率是由于同一部门内部各个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 平均化而形成的。 解答: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资本家竞争的结果。部门之间的竞争是各个 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为争取有利的投资场所而进行的竞争。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不同部门的资 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从而具有不同的利润率,使得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家不断将其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其结果是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同一部门内部各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是生产同种商品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有利的产销条件和超 额利润而进行的竞争,其结果是使各个企业所生产的同种商品具有统一的社会价值,并按社会 价值所决定的市场价格来出售,不可能形成平均利润。 此题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平均利润理论,考生应把不同部门之间资本家竞争的结果与同一部 门内部资本家竞争的结果区分开来。该题应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入手,进而分析比较同一部门 内部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和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是围绕争夺有利的 投资场所展开的,是以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会导 致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同一部门内部生产同类商品的各个资本家之间,为了争 夺有利的生产销售条件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展开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使同类商品形成由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显然,同一部门内部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不能形成平均利润 率。 2.社会生产由甲乙丙三个部门构成,甲部门资本 2000 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 90∶10;乙 部门资本 5000 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 80∶20;丙部门资本 3000 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 70∶ 30。三个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均为 100%,问平均利润率是多少? 解答: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反映了社会资本的增殖程 度。用公式表示: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其中,社会剩余价值总 额=各部门的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 ①甲部门资本为 2000 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 90∶10,剩余价值总额为 200 万元; 乙部门资本为 5000 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 80∶20,剩余价值总额为 1000 万元; 丙部门资本为 3000 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 70∶30,剩余价值总额为 900 万元。 ②平均利润率=(200 万元+1000 万元+900 万元)÷(2000 万元+5000 万元+3000 万 元)×100%=21% 第三节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基本内容】 1.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是按照价值出售的。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 利润,商品是以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所构成的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加平 均利润构成,它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用公式表示: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利润 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同一个过程,都是由部门竞争中的资本转移实现 的。 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质的方面,生产价格只是同资本有联系,而同活 劳动没有直接联系。因为从生产价格的构成来看,生产成本是由耗费的资本构成的,平均利润 是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得的利润。在量的方面,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资本有机构成高 的部门,其产品的生产价格高于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其产品的生产价格低于价值; 只有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产品的生产价格才和价值大体相 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