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痛苦与愤怒,又如何才能化解成秩序与清晰的辨识? 肯恩威尔伯此生的贡献,就是要帮助我们这个时代,提出一个由空性含摄知识万有 的整合视见。他的整合哲学是灵性与理性兼具的,他主张我们必须朝着更高的意识发展,而这 些高层的意识虽然隶属于主观的内在精微次元,却是含摄科学与理性的,就这一点来看,威尔 伯的视见其实延续了东西文化中哲学与宗教传承的精髓,以及现代性的核心精神 这个传承源起于毕德哥拉斯,巴曼尼德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再传递 给奥古斯丁、阿奎那斯、迈蒙尼德、史宾诺沙,黑格尔以及海德格,而东方智慧传承对威尔伯 影响最深的,则属佛教上座部思想,龙树中观学派、华严学派、唯识学派、藏密大手印与大圆 满,论藏,吠檀多哲学、中东苏菲神秘主义,等等。至于威尔伯的超个人视野,则充分反映了 威廉詹姆斯、荣格、马斯洛的心理学研究,更涵盖了六年代末期西方所发展出来的身心灵修 练途径以及东方的默观传承。 虽然长青哲学家,整合哲学家超个人心理学者皆为人们加诸威尔伯的桂冠,但通常学 界仍将他归类为超个人心理学者,并视其为这个领域最卓然有成的理论家。有开超个人心理学 方面的著作,台湾目前译介过来的只有李安德博士的《超个人心理学一心理学的新典范),可见 国人对这个领域,尚处在牖中窥日的阶段。根据法兰西斯沃昂与罗杰沃许(威尔伯的莫逆之交 也是著名的超个人心理学者)的诠释,所谓超个人经验,就是从个人的统合感扩张到整体生命、 灵性和宇宙的面向,而有关超个人的学术研究,指的则是以更科学的方式来理解和诠释传统的 宗教体验,包括存在的意义,生命的一体性,最深的洞见,慈悲和宇宙大爱。 北美及欧洲的超个人心理学多半源自所谓的“反文化灵修圈”。大约六年代左右,欧美 年轻的一代对科技文明愈来愈不满,他们本着存在主义所强调的个人独特性,自由意志与尊严 的需求,排山倒海地推动了人本运动和潜能开发的潮流,并促成了“转换的意识状态”(ASC) 及异常经验的研究。历经十年的发展,原本健康的人本运动,却因为大众化而遭到扭曲与误解, 于是“自我认同”、“自我实现”、“自我接纳”与“自我肯定”之类的心理学术语,变成了普遍流行的 口头禅。某些社会学者称这个世代为“我”的世代,并严厉批判这类的自恋型文化,而人本心理 学之父马斯洛,也逐渐意识到自己所推动的第三势力革命,只不过是一个发展得还不够究竟的 典范,如果一味强调自我实现,将导致过度自我中心的倾向,他曾经说过:“缺乏超越的及超个 人的面向,我们会生病,我们需要呵比我们更大”的东西这个“比我们更大的东西”,指 的就是整体生命、灵性和宇宙的次元。 从六o年代末期开始,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转向了亚洲、西方和美国原住民的默观修练, 近年来的研究则试图将这些修练整合成日常生活能够实用的方法,其中涉及了心理学、心理治 疗、哲学,医学、物理学,以及和性别、生态、社会正义攸关的议题。 自一九七五年起,威尔伯所出版的著作,一直涵盖着超个人运动的完整面向,现年五 十一岁的他,早已著作等身。他擅长运用流畅易懂笔锋常带情感的书写方式,来解析尖涩、隐 微而又繁复无比的学术议题,他的洞悉力、整合力与绵密的归纳能力,吸引了欧美及亚洲世界 无数的读者。在日本,威尔伯被视为一派宗师,在德国,他是学院派热衷研究的重要现象之 宗教史权威休斯顿史密士认为威尔伯在整合西方心理学与东方智慧传承的贡献上,远远超过了 荣格,希拉蕊的精神导师珍,休斯顿将威尔伯与佛洛依德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约翰,怀特 则称其为意识研究领域的爱因斯坦。 这位具有宿慧的天才型人物,早年的成长历程和一般人并没有显著的不同。他诞生于 一九四九年的一月三十一日,出生地是美国中南部的奥克拉荷马市,少年时父亲任职于空军 他时常随着父亲四处调动迁居。他在运动和课业的表现均佳,曾经被两所学校选为代联会的会痛苦与愤怒,又如何才能化解成秩序与清晰的辨识? 肯恩·威尔伯此生的贡献,就是要帮助我们这个时代,提出一个由空性含摄知识万有 的整合视见。他的整合哲学是灵性与理性兼具的,他主张我们必须朝着更高的意识发展,而这 些高层的意识虽然隶属于主观的内在精微次元,却是含摄科学与理性的,就这一点来看,威尔 伯的视见其实延续了东西文化中哲学与宗教传承的精髓,以及现代性的核心精神。 这个传承源起于毕德哥拉斯,巴曼尼德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再传递 给奥古斯丁、阿奎那斯、迈蒙尼德、史宾诺沙,黑格尔以及海德格,而东方智慧传承对威尔伯 影响最深的,则属佛教上座部思想,龙树中观学派、华严学派、唯识学派、藏密大手印与大圆 满,论藏,吠檀多哲学、中东苏菲神秘主义,等等。至于威尔伯的超个人视野,则充分反映了 威廉·詹姆斯、荣格、马斯洛的心理学研究,更涵盖了六○年代末期西方所发展出来的身心灵修 练途径以及东方的默观传承。 虽然长青哲学家,整合哲学家·超个人心理学者皆为人们加诸威尔伯的桂冠,但通常学 界仍将他归类为超个人心理学者,并视其为这个领域最卓然有成的理论家。有开超个人心理学 方面的著作,台湾目前译介过来的只有李安德博士的《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新典范),可见 国人对这个领域,尚处在牖中窥日的阶段。根据法兰西斯·沃昂与罗杰·沃许(威尔伯的莫逆之交 , 也是著名的超个人心理学者)的诠释,所谓超个人经验,就是从个人的统合感扩张到整体生命、 灵性和宇宙的面向,而有关超个人的学术研究,指的则是以更科学的方式来理解和诠释传统的 宗教体验,包括存在的意义,生命的一体性,最深的洞见,慈悲和宇宙大爱。 北美及欧洲的超个人心理学多半源自所谓的“反文化灵修圈”。大约六○年代左右,欧美 年轻的一代对科技文明愈来愈不满,他们本着存在主义所强调的个人独特性,自由意志与尊严 的需求,排山倒海地推动了人本运动和潜能开发的潮流,并促成了“转换的意识状态”(ASC) 及异常经验的研究。历经十年的发展,原本健康的人本运动,却因为大众化而遭到扭曲与误解, 于是“自我认同”、“自我实现”、“自我接纳”与“自我肯定”之类的心理学术语,变成了普遍流行的 口头禅。某些社会学者称这个世代为“我”的世代,并严厉批判这类的自恋型文化,而人本心理 学之父马斯洛,也逐渐意识到自己所推动的第三势力革命,只不过是一个发展得还不够究竟的 典范,如果一味强调自我实现,将导致过度自我中心的倾向,他曾经说过:“缺乏超越的及超个 人的面向,我们会生病,……我们需要呵比我们更大”的东西……这个“比我们更大的东西”,指 的就是整体生命、灵性和宇宙的次元。 从六○年代末期开始,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转向了亚洲、西方和美国原住民的默观修练 , 近年来的研究则试图将这些修练整合成日常生活能够实用的方法,其中涉及了心理学、心理治 疗、哲学,医学、物理学,以及和性别、生态、社会正义攸关的议题。 自一九七五年起,威尔伯所出版的著作,一直涵盖着超个人运动的完整面向,现年五 十一岁的他,早已著作等身。他擅长运用流畅易懂笔锋常带情感的书写方式,来解析尖涩、隐 微而又繁复无比的学术议题,他的洞悉力、整合力与绵密的归纳能力,吸引了欧美及亚洲世界 无数的读者。在日本,威尔伯被视为一派宗师,在德国,他是学院派热衷研究的重要现象之一, 宗教史权威休斯顿·史密士认为威尔伯在整合西方心理学与东方智慧传承的贡献上,远远超过了 荣格,希拉蕊的精神导师珍,休斯顿将威尔伯与佛洛依德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约翰,怀特 则称其为意识研究领域的爱因斯坦。 这位具有宿慧的天才型人物,早年的成长历程和一般人并没有显著的不同。他诞生于 一九四九年的一月三十一日,出生地是美国中南部的奥克拉荷马市,少年时父亲任职于空军, 他时常随着父亲四处调动迁居。他在运动和课业的表现均佳,曾经被两所学校选为代联会的会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