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2.1薛定博方程和波函数 Werner Heisenberg 1.薛定谔方程一一微粒的波动方程 (1901-1976,Lipzig,Germany) Laureate of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32 yg+0i业+8mm(E-加=0 "for the creation of quantum a 0z2 h2 mechanics,the application of which has,inter alia,led to the discovery of 平:波函数 xyz:空间坐标 the allotropic forms(同素异形体)of E:体系的总能量 V:势能 hydrogen' 2.21薛定海方程和波函数 Erwin Schrodinger 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1887-1961,Vienna,Austria) /出 Ψ(x,y,) 薛定谔方程的解:d的具体函数形式。 包含”,1,m三个常数项的三变量函数: 10002 ioco Laureate of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33 平nnm(x,y,2) "for the discovery of new productive forms of atomic theory" 血,↓,m三个量子数是薛定谔方程有合理解的必要条件。 2.2.1薛定得方程和波函数 2.2.2.波函数的空间图像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1)波函数甲是量子力学中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的数学函数式。 2)波函数Ψ描述了核外电子可能出现的一个空间 区域(原子轨道),不是经典力学中描述的某 种确定的几何轨迹。 H原子的1s电子云 3)Ψ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但?表示空间某处 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概率(概率密度)。第 2章化学元素和物质结构 Werner Heisenberg (1901-1976,Lipzig, Germany) • Laureate of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32 “for the cre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the application of which has, inter alia,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the allotropic forms(同素异形体) of hydrogen" 第 2章化学元素和物质结构 1.薛定谔方程――微粒的波动方程 2.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2.1薛定谔方程和波函数 Ψ:波函数 x,y,z :空间坐标 E:体系的总能量 V:势能 第 2章化学元素和物质结构 Erwin Schrödinger (1887-1961,Vienna, Austria ) • Laureate of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33 "for the discovery of new productive forms of atomic theory" 第 2章化学元素和物质结构 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薛定谔方程的解:Ψ(x,y,z) 的具体函数形式。 包含 n, l, m 三个常数项的三变量函数: Ψ(x, y,z) ( , , ) , , x y z Ψn l m n, l, m 三个量子数是薛定谔方程有合理解的必要条件。 2.2.1薛定谔方程和波函数 第 2章化学元素和物质结构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1) 波函数Ψ是量子力学中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的数学函数式。 2) 波函数Ψ描述了核外电子可能出现的一个空间 区域(原子轨道),不是经典力学中描述的某 种确定的几何轨迹。 3) Ψ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但 |Ψ| 2 表示空间某处 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概率(概率密度)。 2.2.1薛定谔方程和波函数 第 2章化学元素和物质结构 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2.2.2. 波函数的空间图像 H原子的1s电子云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