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李叶林等:液压凿岩机双缓冲系统性能参数优化设计 *1187 2.2双缓冲机构模型 与双缓冲机构模型的联系,由蓄能器压力腔与一级缓 双缓冲机构模型由缓冲活塞动力平衡以及一、二 冲腔通过管道连接,构成双缓冲系统模型如图8 级缓冲腔压力、流量的相互间关系建立.蓄能器模型 所示. 缓冲回油 回弹成力被 应力波和 图8缓冲系统模型 Fig.8 Model of the damping system 双缓冲机构模型由式(15)缓冲腔内流量连续方 处直径,m:£为偏心率:8为一、二级缓冲腔连接处环 程和式(20)缓冲活塞动力平衡微分方程构成: 形间隙,m:y为液压卡紧阻力系数 Q=Q1+Q2+△Q,+△Q2-A2: (15) 双缓冲机构一级缓冲腔通过管路与蓄能器工作压 式中:Q为缓冲流量,L·min:Q,为一级缓冲腔流量, 力腔连接,其压力关系为 Lmin;Q为二级缓冲腔流量,L·min;△Q,为一级 缓冲腔压缩流量,L·minl;△Q,为二级缓冲腔压缩流 B=P+npA+4三 (23) 2A, 量,L·min 式中:η为阻力系数:A,为一级缓冲腔与蓄能器压力腔 Q=A元 (16) 连接管路截面积,m2. Q2=A元。, (17) 二级缓冲腔流量Q2: _'.dP △Q=Kdt (18) Q,=48-P1+25e. (24) 12p(L+x。) V2 dP2 式中:d.为环形间隙直径,m:L为缓冲活塞平衡位置 △Q2=Kd (19) 时,环形间隙的初始长度,m 式中:A为缓冲活塞一级缓冲腔有效截面积,m2:A2为 由式(24)可得二级缓冲腔压力P2为 缓冲活塞二级缓冲腔有效截面积,m2;x。为缓冲活塞 24(L+xA+P (25) 位移,m;V,为一级缓冲腔油液体积,m3;K为油液体积 P2= 3.5nd 8e 弹性模量,Pa;P为一级缓冲腔压力,Pa;V,为二级缓冲 3双缓冲系统运动规律 腔油液体积,m;P,为二级缓冲腔压力,Pa. F=m式。+c,n+AP+AP2+F.+F.(20) 式(23)和式(25)表述一、二级缓冲腔压力P,、P2 式中:F为负载,N;m。为缓冲活塞质量,kgc,为油液 与位移x。的关系.借助Matlab工具,对双缓冲系统模 黏性摩擦系数:F,为黏性摩擦力,N:F为液压卡紧力, 型的微分方程组求解,可以得到缓冲活塞运动规律以 N. 及一、二级缓冲腔压力变化规律阿 F=∑pmL4盛, (21) 3.1缓冲活塞位移、速度曲线 台√-e8 缓冲活塞位移和速度曲线如图9所示.在应力波 FI=yP Lidu +yPaLad (22) 作用时间内,缓冲活塞速度提升至最大值6.7m·s, 式中:4为油液运动黏度,m2·s:p为油液密度, 位移持续增加,变化过程有微小脉动.应力波作用结 kg·m3;L,和L,分别为缓冲活塞与前、后导向套配合 束后,在缓冲腔油液压力作用下,缓冲活塞速度降至 长度,m;d。和de分别为缓冲活塞与前、后导向套配合 0m·s,位移达到最大1.3mm.此刻,缓冲腔油液与李叶林等: 液压凿岩机双缓冲系统性能参数优化设计 2. 2 双缓冲机构模型 双缓冲机构模型由缓冲活塞动力平衡以及一、二 级缓冲腔压力、流量的相互间关系建立. 蓄能器模型 与双缓冲机构模型的联系,由蓄能器压力腔与一级缓 冲腔通过管道连接,构成双缓冲系统模型[11 - 18]如图 8 所示. 图 8 缓冲系统模型 Fig. 8 Model of the damping system 双缓冲机构模型由式( 15) 缓冲腔内流量连续方 程和式( 20) 缓冲活塞动力平衡微分方程构成: Q = Q1 + Q2 + ΔQ1 + ΔQ2 - An x · 2 . ( 15) 式中: Q 为缓冲流量,L·min - 1 ; Q1为一级缓冲腔流量, L·min - 1 ; Q2为二级缓冲腔流量,L·min - 1 ; ΔQ1 为一级 缓冲腔压缩流量,L·min - 1 ; ΔQ2 为二级缓冲腔压缩流 量,L·min - 1 . Q1 = A1 x · p, ( 16) Q2 = A2 x · p, ( 17) ΔQ1 = V1 K ·dP1 dt , ( 18) ΔQ2 = V2 K ·dP2 dt . ( 19) 式中: A1为缓冲活塞一级缓冲腔有效截面积,m2 ; A2为 缓冲活塞二级缓冲腔有效截面积,m2 ; xp 为缓冲活塞 位移,m; V1为一级缓冲腔油液体积,m3 ; K 为油液体积 弹性模量,Pa; P1为一级缓冲腔压力,Pa; V2为二级缓冲 腔油液体积,m3 ; P2为二级缓冲腔压力,Pa. F = mp x ·· p + csx · p + A1P1 + A2P2 + Fs + Fl . ( 20) 式中: F 为负载,N; mp 为缓冲活塞质量,kg; cs 为油液 黏性摩擦系数; Fs 为黏性摩擦力,N; Fl 为液压卡紧力, N. Fs = ∑ 2 i = 1 μ ρ π Lidpi x · p 槡1 - ε2 ·δ , ( 21) Fl = γP1 L1 dp1 + γP2 L2 dp2 . ( 22) 式中: μ 为 油 液 运 动 黏 度,m2 ·s - 1 ; ρ 为 油 液 密 度, kg·m - 3 ; L1和 L2分别为缓冲活塞与前、后导向套配合 长度,m; dp1和 dp2分别为缓冲活塞与前、后导向套配合 处直径,m; ε 为偏心率; δ 为一、二级缓冲腔连接处环 形间隙,m; γ 为液压卡紧阻力系数. 双缓冲机构一级缓冲腔通过管路与蓄能器工作压 力腔连接,其压力关系为 P1 = Pd + η ρ( A1 + A2 ) x · p 2A4 . ( 23) 式中: η 为阻力系数; A4为一级缓冲腔与蓄能器压力腔 连接管路截面积,m2 . 二级缓冲腔流量 Q2 : Q2 = πdp3 δ 3 ( P2 - P1 ) 12μρ( L + xp ) ( 1 + 2. 5ε2 ) . ( 24) 式中: dp3为环形间隙直径,m; L 为缓冲活塞平衡位置 时,环形间隙的初始长度,m. 由式( 24) 可得二级缓冲腔压力 P2为 P2 = 12μ( L + xp ) A2 x · p 3. 5πdp3 δ 3 ε2 + P1 . ( 25) 3 双缓冲系统运动规律 式( 23) 和式( 25) 表述一、二级缓冲腔压力 P1、P2 与位移 xp 的关系. 借助 Matlab 工具,对双缓冲系统模 型的微分方程组求解,可以得到缓冲活塞运动规律以 及一、二级缓冲腔压力变化规律[19]. 3. 1 缓冲活塞位移、速度曲线 缓冲活塞位移和速度曲线如图 9 所示. 在应力波 作用时间内,缓冲活塞速度提升至最大值 6. 7 m·s - 1 , 位移持续增加,变化过程有微小脉动. 应力波作用结 束后,在缓冲腔油液压力作用下,缓冲活塞速度降至 0 m·s - 1 ,位移达到最大 1. 3 mm. 此刻,缓冲腔油液与 ·118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