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中级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张元鹏编写2005-124 佳在此间的销售额已开始出现明显的抬头势头。康佳的降价给本已不平静的家电市场又激 起层层浪花。 从市场经营角度看,产品降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竞争性降价,主要是为扩大自 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其二是常规性降价,将原有过时或过季的老产品清仓销售。综观今年 长虹与康佳降价举措,既有扩大市场份额之意图,又有清仓甩卖之效果,而扩大市场份额则 是首要之举。在国产彩电的售价中,51~74cm这一范围内,长虹的零售价是偏高的,尤其 是64cm(25英寸)以上的产品。而长虹彩电的年产量已于1995年达到300万台,市场占有率 达到23%。1996年长虹产量将达400万台,康佳为200万台,而1996年全国市场需求量为 1500万台。这样一个竞争格局,一旦市场上有风吹草动,势必会造成上述两大彩电企业的 产品积压。同时,国内年产量50万台以下的彩电企业仍有数十家,依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 额。据统计,长虹与康佳两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加起来为30%,另有50%被进口彩电所占 有。此番长虹率先降价,无疑其竞争对象首先主要是国产彩电企业,因为降价后长虹大屏幕 彩电价格并未与进口彩电价格拉开多大的档次。康佳集团总经理陈伟荣表示,降价后康佳 29英寸(2910A)的零售价为5000多元,与进口大屏幕彩电8000元的价格有近3000元的差 距(三星“名品”的最低售价为7500元左右),所以与进口彩电的竞争优势自不待言,这也 是欲与长虹联手共同抵御进口彩电“入侵”的优势之所在。 近年来,国外彩电企业的“大举入侵”已经不单纯是异地生产、进口销售了。以日本为 例,其彩电生产基地正由东南亚一带向中国内陆转移,像松下正与山东电视机厂合资,索尼 公司与上海合资。另外韩国三星电子与天津“北京”合资,菲利浦与苏州“孔雀”合资等等。 据说这些合资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均可达到千万台以上,加之它们拥有的先进技术,建成后足 以对国产彩电企业造成灭顶之灾。因为人们不难看出,由长虹彩电引发的降价热潮,也绝非 属于一两个厂家的个体行为,而是大小气候都蓄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但是,在此次彩 电风潮中受冲击最大的,首当其冲的是国产彩电企业。长虹与康佳的大幅度降价,势必首先 打破现有国内彩电企业市场占有的格局,在这场激烈的拼杀中,必然会有一批中小企业优胜 劣汰,从而形成新的市场格局。因为市场经济的法则就是自由竞争,适者生存。而市场经 济的核心是资本经济,谁拥有雄厚的资本,谁就有可能拥有先进的技术,进而拥有更多的市 场份额,最后达到瓜分市场,获得最大利润的目的。 在规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的生存依赖于四个方面:技术、产品、市场、资金。 有了上述四个条件,就如同一辆汽车形成四轮驱动一样,才有可能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纵横 驰骋。一个企业的强弱之分,也恰恰是看其是否兼备上述的“四轮驱动”的实力。今天的长 虹与康佳之所以有如此大幅度降价的魄力,主要取决于它们在技术、产品、市场、资金上的 实力 长虹的“红太阳”一族,康佳的“彩霸”系列,以及它们各自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 都决定了它们有实力参与对中国彩电市场的竞争,进而与进口彩电一争天下。长虹、康佳两 企业均为上市公司,不但本身自有资金雄厚,且有融资渠道。据介绍,1994年长虹自有资 金达10亿元,到19%6年上半年,自有资金达20亿元。而其他企业则不具备这一优势,流 动资金的80%由银行提供。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引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加 大广告宣传力度已成为奢谈,更谈不上扩大市场占有率,能保住原有的市场份额己属万幸。 综观中国彩电市场,长虹、康佳、熊猫、福日等几家企业,拥有国产彩电市场的70%份额, 而这些企业又无一不是在技术领先、规模经济、资金运作等方面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中级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 张元鹏 编写 2005-12-4 佳在此间的销售额已开始出现明显的抬头势头。康佳的 降价给本已不平静的家电市场又激 起层层浪花。 从市场经营角度看,产品降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竞争性降价,主要是为扩大自 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其二是常规性降价,将原有过时或过季的老产品清仓销售。综观今年 长虹与康佳降价举措,既有扩大市场份额之意图,又有清仓甩卖之效果,而扩大市场份额则 是首要之举。在国产彩电的售价中,51~74cm 这一范围内,长虹的零售价是偏高的,尤其 是 64cm(25 英寸)以上的产品。而长虹彩电的年产量已于 1995 年达到 300 万台,市场占有率 达到 23%。1996 年长虹产量将达 400 万台,康佳为 200 万台,而 1996 年全国市场需求量为 1 500 万台。这样一个竞争格局,一旦市场上有风吹草动,势必会造成上述两大彩电企业的 产品积压。同时,国内年产量 50 万台以下的彩电企业仍有数十家,依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 额。据统计,长虹与康佳两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加起来为 30%,另有 50%被进口彩电所占 有。此番长虹率先降价,无疑其竞争对象首先主要是国产彩电企业,因为降价后长虹大屏幕 彩电价格并未与进口彩电价格拉开多大的档次。康佳集团总经理陈伟荣表示,降价后康佳 29 英寸(2910A)的零售价为 5 000 多元,与进口大屏幕彩电 8 000 元的价格有近 3 000 元的差 距(三星“名品”的最低售价为 7 500 元左右),所以与进口彩电的竞争优势自不待言,这也 是欲与长虹联手共同抵御进口彩电“入侵”的优势之所在。 近年来,国外彩电企业的“大举入侵”已经不单纯是异地生产、进口销售了。以日本为 例,其彩电生产基地正由东南亚一带向中国内陆转移,像松下正与山东电视机厂合资,索尼 公司与上海合资。另外韩国三星电子与天津“北京”合资,菲利浦与苏州“孔雀”合资等等。 据说这些合资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均可达到千万台以上,加之它们拥有的先进技术,建成后足 以对国产彩电企业造成灭顶之灾。因为人们不难看出,由长虹彩电引发的降价热潮,也绝非 属于一两个厂家的个体行为,而是大小气候都蓄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但是,在此次彩 电风潮中受冲击最大的,首当其冲的是国产彩电企业。长虹与康佳的大幅度降价,势必首先 打破现有国内彩电企业市场占有的格局,在这场激烈的拼杀中,必然会有一批中小企业优胜 劣汰,从而形成新的市场格局。 因为市场经济的法则就是自由竞争,适者生存。而市场经 济的核心是资本经济,谁拥有雄厚的资本,谁就有可能拥有先进的技术,进而拥有更多的市 场份额,最后达到瓜分市场,获得最大利润的目的。 在规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的生存依赖于四个方面:技术、产品、市场、资金。 有了上述四个条件,就如同一辆汽车形成四轮驱动一样,才有可能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纵横 驰骋。一个企业的强弱之分,也恰恰是看其是否兼备上述的“四轮驱动”的实力。今天的长 虹与康佳之所以有如此大幅度降价的魄力,主要取决于它们在技术、产品、市场、资金上的 实力。 长虹的“红太阳”一族,康佳的“彩霸”系列,以及它们各自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 都决定了它们有实力参与对中国彩电市场的竞争,进而与进口彩电一争天下。长虹、康佳两 企业均为上市公司,不但本身自有资金雄厚,且有融资渠道。据介绍,1994 年长虹自有资 金达 10 亿元,到 1996 年上半年,自有资金达 20 亿元。而其他企业则不具备这一优势,流 动资金的 80%由银行提供。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引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加 大广告宣传力度已成为奢谈,更谈不上扩大市场占有率,能保住原有的市场份额已属万幸。 综观中国彩电市场,长虹、康佳、熊猫、福日等几家企业,拥有国产彩电市场的 70%份额, 而这些企业又无一不是在技术领先、规模经济、资金运作等方面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 2 -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