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电子计算机发展简史 数据科学导论 ·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用机器语言编程,体积大、速度慢、 能耗高、使用不便且经常发生故障,只供少数计算机专家使用;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使用汇编语言及高级语言,出现了系统软件,操作和使用 开始普遍化; ·第三代(1964~1974):集成电路,不同种类的软件出现(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网络软件 等); ·第四代(1974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微机,并行处理 多机系统、分布式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分布式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标准); ·未来计算机:智能计算机(具有人的思维、推理和判断能力)、神经网络计算机(模拟人 脑神经网络工作原理,能自学习和联想记忆)、生物计算机(突破现在的硅半导体技术)、 超导计算机、纳米计算机、光计算机、DNA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发展简史 数据科学导论 • 第一代 (1946~1958) :电子管,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用机器语言编程,体积大、速度慢、 能耗高、使用不便且经常发生故障 ,只供少数计算机专家使用; •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使用汇编语言及高级语言,出现了系统软件,操作和使用 开始普遍化; • 第三代 (1964~1974) :集成电路,不同种类的软件出现(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网络软件 等); • 第四代 (1974至今)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微机,并行处理、 多机系统、分布式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分布式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标准); • 未来计算机:智能计算机(具有人的思维、推理和判断能力)、神经网络计算机(模拟人 脑神经网络工作原理,能自学习和联想记忆)、生物计算机(突破现在的硅半导体技术)、 超导计算机、纳米计算机、光计算机、DNA计算机、量子计算机、 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