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02 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972-1976) 理论先导 基因工程诞生初期,人们对基因工程的巨大理论与实践 1944年,美国微生物学家埃弗里 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引起了学术 等通过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首次 界的激烈讨论。从1972至1976年,人们对DNA重组 证明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 所涉及的载体和受体系统进行了有效的安全性改造。 195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克里克 和分子生物学家沃森共同阐明DNA 分子双螺旋立体结构模型,这些发 现为基因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1977- 03 1暴虽程速渐成熟,1977年,日 本科学家首次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并 第三阶段(198O年至今) 达了人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基因,首次实现真核基因的原 核表达。1977年,由美国企业家和科学家共同组建的世界 构建合适的表达载体并探求有效的转化方法将外源 上第一家基因公司Genentech将人脑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 DNA导入动植物细胞中表达,预示着基因工程技术 肠杆菌,并获得表达。1978年,日本科学家板仓等使人生 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1q8O年,通过微注射法培育 长激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同年美国的A.U川lich博士 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小鼠,1983年 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人胰岛素基因。1979年获得生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 产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1980年用大肠杆菌生产人0型 转基因烟草;1986-1998年期间,共有4387项 干扰素。外源DNA对大肠杆菌的转化标志着基因工程技术 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入田间实验 步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02 发展历史 04 03 02 01 1944年,美国微生物学家埃弗里 等通过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首次 证明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 195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克里克 和分子生物学家沃森共同阐明DNA 分子双螺旋立体结构模型,这些发 现为基因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理论基础 理论先导 构建合适的表达载体并探求有效的转化方法将外源 DNA导入动植物细胞中表达,预示着基因工程技术 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1980年,通过微注射法培育 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小鼠,1983年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烟草;1986-1998年期间,共有4387项 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入田间实验 第三阶段(1980年至今) 基因工程诞生初期,人们对基因工程的巨大理论与实践 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引起了学术 界的激烈讨论。从1972至1976年,人们对DNA重组 所涉及的载体和受体系统进行了有效的安全性改造。 第一阶段(1972-1976) 基因工程逐渐成熟,1977年,日 本科学家首次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并 表 第二阶段(1977- 1980) 达了人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基因,首次实现真核基因的原 核表达。1977年,由美国企业家和科学家共同组建的世界 上第一家基因公司Genentech将人脑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 肠杆菌,并获得表达。1978年,日本科学家板仓等使人生 长激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同年美国的A.Ullrich博士 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人胰岛素基因。1979年获得生 产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1980年用大肠杆菌生产人α型 干扰素。外源DNA对大肠杆菌的转化标志着基因工程技术 步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