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METERAIL11 我国物流统计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 我国的物流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物流统计没有与物流业同步发展,存在着 不成体系,不能完全反映物流活动的全部过程,忽视物流服务,信息化的标准滞后以及统计方法不够完善 等问题。本文认为现代的物流统计可以借鉴经济效益综合评判的统计方法、模糊统计法、回归与相关分析 法、因子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同时还要加强统计方法在物流中的应用与创新。 关键词 物流产业 物流统计 统计方法 自从上世纪 70 年代末期,我国从国外引进物流概念以来,物流受到我国政府和各经济部门的广泛关 注。近年来,物流在我国已形成了一股热潮,并且持续升温,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传统的 服务领域扩展。 虽然我国物流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 但是我国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初期,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物 流基础设施和装备虽初具规模,但内在质量及运作效率亟待提高;专业化物流服务刚开始起步,物流总体 质量方面的潜力尚待大力挖掘。而且我国产业的集中度低,物流服务需求的离散度高,这造成我国的 3PL 供应商的物流需求严重不足。 但值得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邯郸、郑州、广州、山东等地政府极为重视本 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并已开始和有关专家着手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 然而,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所以建立我国的物 流统计标准、物流成本计算标准以及相应的物流统计方法体系迫在眉睫。笔者认为我国的物流统计主要在 以下几方面与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差距。 一、物流统计没有与物流业同步发展 在物流的定量研究中经常遇到极度缺乏有关物流产业的经济统计资料以及没有全面的物流需求统计数 据的问题。而且我国现有的物流统计数据是从相关行业的统计中估计或推断而来的,如货运量、货运周转 量等。用这些指标来衡量物流规模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却不能真实反映物流的全貌。这使我们对物流 的理解始终处于定性的认识水平上。这样就难以衡量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成本投入和社会产出的经济效益, 也无法衡量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并进行相关研究。这是由于我国物流统计的滞后造成的。 我国物流统计中的主体部分,如储运统计、物资统计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形成的,无论是统计思想还 是统计的主要内容,都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而且我国的物流统计并没有随着经济的转型而发展。至今, 我国政府及科研机构还没有建立系统完整的物流统计制度,也没有设计出与我国物流发展同步或相适应的 物流统计体系,现在的物流统计仍然采用传统的储运统计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而我国传统的储运统计主 要是针对我国物资企业而制定的,统计主要从物资的购进、物资的储存和物资的销售三部分来衡量物资企 业。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物资由计划调拨改为市场自行采购后,物资企业的职能发生了大的 变化,从而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努力转变经营机制,多数的物资企业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纷纷向物流 企业转型。这样我国的物流统计就不适应现代物流活动。 更重要的是传统的储运统计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主要是站在政府计划和宏观调控体制的角度考虑 的。统计重点部分是反映物资收入量、物资拨出量、物资供销合同的执行情况等,而且很少对企业的经济 效益和利润状况进行反映。在如今市场经济情况下,物流企业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METERAIL11 我国物流统计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 我国的物流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物流统计没有与物流业同步发展,存在着 不成体系,不能完全反映物流活动的全部过程,忽视物流服务,信息化的标准滞后以及统计方法不够完善 等问题。本文认为现代的物流统计可以借鉴经济效益综合评判的统计方法、模糊统计法、回归与相关分析 法、因子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同时还要加强统计方法在物流中的应用与创新。 关键词 物流产业 物流统计 统计方法 自从上世纪 70 年代末期,我国从国外引进物流概念以来,物流受到我国政府和各经济部门的广泛关 注。近年来,物流在我国已形成了一股热潮,并且持续升温,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传统的 服务领域扩展。 虽然我国物流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 但是我国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初期,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物 流基础设施和装备虽初具规模,但内在质量及运作效率亟待提高;专业化物流服务刚开始起步,物流总体 质量方面的潜力尚待大力挖掘。而且我国产业的集中度低,物流服务需求的离散度高,这造成我国的 3PL 供应商的物流需求严重不足。 但值得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邯郸、郑州、广州、山东等地政府极为重视本 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并已开始和有关专家着手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 然而,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所以建立我国的物 流统计标准、物流成本计算标准以及相应的物流统计方法体系迫在眉睫。笔者认为我国的物流统计主要在 以下几方面与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差距。 一、物流统计没有与物流业同步发展 在物流的定量研究中经常遇到极度缺乏有关物流产业的经济统计资料以及没有全面的物流需求统计数 据的问题。而且我国现有的物流统计数据是从相关行业的统计中估计或推断而来的,如货运量、货运周转 量等。用这些指标来衡量物流规模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却不能真实反映物流的全貌。这使我们对物流 的理解始终处于定性的认识水平上。这样就难以衡量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成本投入和社会产出的经济效益, 也无法衡量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并进行相关研究。这是由于我国物流统计的滞后造成的。 我国物流统计中的主体部分,如储运统计、物资统计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形成的,无论是统计思想还 是统计的主要内容,都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而且我国的物流统计并没有随着经济的转型而发展。至今, 我国政府及科研机构还没有建立系统完整的物流统计制度,也没有设计出与我国物流发展同步或相适应的 物流统计体系,现在的物流统计仍然采用传统的储运统计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而我国传统的储运统计主 要是针对我国物资企业而制定的,统计主要从物资的购进、物资的储存和物资的销售三部分来衡量物资企 业。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物资由计划调拨改为市场自行采购后,物资企业的职能发生了大的 变化,从而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努力转变经营机制,多数的物资企业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纷纷向物流 企业转型。这样我国的物流统计就不适应现代物流活动。 更重要的是传统的储运统计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主要是站在政府计划和宏观调控体制的角度考虑 的。统计重点部分是反映物资收入量、物资拨出量、物资供销合同的执行情况等,而且很少对企业的经济 效益和利润状况进行反映。在如今市场经济情况下,物流企业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