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五章 二次型 计划课时:8学时 §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1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二次型与对称矩阵的一一对应关系及非线性替换的概念.并掌握二次型经过非退 化的线性替换后,原矩阵与变换后的矩阵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非退化的线性替换后,原二次型矩阵与变换后的矩阵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非线性梦换时得 本节内容可分为下面的几个问题来讲。 1.二次型的矩阵的定义。 2.线性替换及非退化的线性替换的定义 3.非退化的线性替换变换后原矩阵与变换后的矩阵之间的合同关系。 32 二次型的标准型(2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二次型标准化的过程及矩阵表示 教学重点:用非退化的线性替换变二次型为标准二次型。 教学难点:线性替换的过程 本节内容可分为下面的几个问题来讲 1.二次型标准形的定义。 2.二次型标准化的方法 3.矩阵变换的方法。 §3唯—性(1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二次型规范形的唯性 教学重点:二次型化为规范型的方法。 教学难点:规范化的过程。 本节内容可分为下面的几个问题来讲 1.在复数域上来考虑二次型的规范形 2.在实数上来考虑实二次型的规范形 3.惯性定理。任意一个实数域上的二次型,经过一适当的非退化线性替换可以变成规范形,且规 范形是唯一的, 4.正惯性指数、负惯性指数、符号差的概念 布置作业:p233.5.6.71).8(1) §4正定二次型(2学时) z |w /*:H 8 _H § 1 }x ~Æv (1 ) 2_?lV\g7maae#X-Z^P,!B lV\6&R +Z^P,)i7mg,)7mo0#X 2_rR+Z^P,)i\7mg,)7mo0#X 2_Z^P,& 3AF9TY>."UO;1 1. \7md 2. Z^P,-R+Z^P,d 3. R+Z^P,,)i7mg,)7mo0(Q#X §2 }x yu (2 ) 2_?lV\s+&-7m J 2_rfR+Z^P,\Ts\ 2_Z^P,& 3AF9TY>."UO;1 1. \s℄d 2. \s+ 3. 7m, § 3  (1 ) 2_?lV\%℄Sa^ 2_r\+T%\ 2_%+& 3AF9TY>."UO;1 1. jMhG;8=\%℄ 2. jIMG;8=I\%℄ 3. $^<E a"IMhG\6&aLR+Z^P,9b%℄D% ℄KSa 4. n$^pM￾ $^pM￾'Æ!B qt` p233. 5. 6.7(1).8(1) § 4 {}x (2 ) 1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