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翻译画线句子 4.为什么渔人“处处志之”后,再去找却找不到了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选四位同学回答,明确:1.(1)已经:(2)代词,他的:(3)沿着:(4)到,特指到尊长那里 去:(5)指在桃源看到的情况 3.寻找原来所作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着道儿了 4.这样写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也有的同学会 认为这是对不守信用的渔人的惩罚,暗示人们做人要讲诚信。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七、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五柳先生传》,请概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附节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固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 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注]会意:体会文中的要旨。造:往,到。吝情:隐瞒真情。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箪: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参考答案: 这是一个隐士的形象。 ●板书设计 桃花源 圆 虚景实写,虚中有实) ●活动与探究 、写作活动设计 1.找出课文中描写桃林景象的句子,请用一段文字描绘出渔人所看到的那片桃林。200字左右。注意 要写出环境静与动的结合 层次的景物的色彩。 2.“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你能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描述 下渔人的谈话内容吗?请结合历史背景及文章的中心意思来写 (提示: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3.学习本课虚景实写的写法,想像一个你喜欢的未来生活环境,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关于组织“读书交流会”的设想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些名人谈理想的名言警句,组织一次以“理想”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 三、关于组织辫论会的设想3.翻译画线句子。 4.为什么渔人“处处志之”后,再去找却找不到了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选四位同学回答,明确:1.(1)已经;(2)代词,他的;(3)沿着;(4)到,特指到尊长那里 去;(5)指在桃源看到的情况。 2.略。 3.寻找原来所作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着道儿了。 4.这样写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也有的同学会 认为这是对不守信用的渔人的惩罚,暗示人们做人要讲诚信。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七、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五柳先生传》,请概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附节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固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 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注]会意:体会文中的要旨。造:往,到。吝情:隐瞒真情。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箪: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参考答案: 这是一个隐士的形象。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设计 1.找出课文中描写桃林景象的句子,请用一段文字描绘出渔人所看到的那片桃林。200 字左右。注意 要写出环境静与动的结合,不同层次的景物的色彩。 2.“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你能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描述 一下渔人的谈话内容吗?请结合历史背景及文章的中心意思来写。 (提示: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3.学习本课虚景实写的写法,想像一个你喜欢的未来生活环境,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500 字。 二、关于组织“读书交流会”的设想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些名人谈理想的名言警句,组织一次以“理想”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 三、关于组织辩论会的设想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