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河渠书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王平 学习目标展示 1、了解“书”的体例,能知道如何来阅读“书”类文章 2、通过阅读,能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想象。了解《河渠书》对后世的地理、水 利乃至中华文明的影响。 自主阅读导引 “书”是《史记》中很有特色的体例,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 沿革的专章,非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无法撰写成书的。班固《汉书》改称“志”, 成为通例。“书”的修撰,为研究各种专门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史记》中共 有书8篇。 《史记》中的“八书”是司马迁创设的八篇分门别类的文化制度史。其中《河 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表明了司马迁对治水重要性的 明确认识和深切关注。《河渠书》是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记述从禹治水开始, 延续到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黄河瓠子堵口,及其以后各地区倡兴水利,开 渠引灌等史实,共13段,25事。其中防洪6事、航运3事、灌溉1事、航运 兼灌溉5事,所叙河流有黄河、长江、淮河、济水、淄水、漳水等。它是系统介 绍古代中国水利及其对国计民生影响的权威性记录。司马迁在此书篇末,历叙他 阅历过的江淮河济等众多水系和地区,从而归结为一个概念:“甚哉,水之为利 害也!”深刻地反映他对水的可为利又可为害的两面性认识和对水利问题的重视 与关切。《河渠书》是以后历代史书撰述河渠水利专篇的典范 文言现象梳理 1、文言实词: (1)一词多义: 陆行载车,水行载舟:载:乘 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任,任随、随 同为逆河,入于勃海 逆,相向迎受,九河同受一大河之水,将其导入海 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艾(yi),治理。施,延续,延伸 辟沫水之害 秦以为然,卒使就渠就:修,造 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人徒:普通人与罪徒 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应天:与天意相应,相符合 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 回:回环曲折 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 今:如果 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 绝:渡水 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 拟:比河渠书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王平 学习目标展示 1、了解“书”的体例,能知道如何来阅读“书”类文章。 2、通过阅读,能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想象。了解《河渠书》对后世的地理、水 利乃至中华文明的影响。 自主阅读导引 “书”是《史记》中很有特色的体例,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 沿革的专章,非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无法撰写成书的。班固《汉书》改称“志”, 成为通例。“书”的修撰,为研究各种专门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史记》中共 有书 8 篇。 《史记》中的“八书”是司马迁创设的八篇分门别类的文化制度史。其中《河 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表明了司马迁对治水重要性的 明确认识和深切关注。《河渠书》是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记述从禹治水开始, 延续到汉元封二年(公元前 109)黄河瓠子堵口,及其以后各地区倡兴水利,开 渠引灌等史实,共 13 段,25 事。其中防洪 6 事、航运 3 事、灌溉 11 事、航运 兼灌溉 5 事,所叙河流有黄河、长江、淮河、济水、淄水、漳水等。它是系统介 绍古代中国水利及其对国计民生影响的权威性记录。司马迁在此书篇末,历叙他 阅历过的江淮河济等众多水系和地区,从而归结为一个概念:“甚哉,水之为利 害也!”深刻地反映他对水的可为利又可为害的两面性认识和对水利问题的重视 与关切。《河渠书》是以后历代史书撰述河渠水利专篇的典范。 文言现象梳理 1、文言实词: ⑴一词多义: 陆行载车,水行载.舟: 载:乘 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任,任随、随 同为逆.河,入于勃海 逆,相向迎受,九河同受一大河之水,将其导入海 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艾(yì),治理。施,延续,延伸 辟.沫水之害 辟:避 秦以为然,卒使就.渠 就:修,造 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 人徒:普通人与罪徒 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 应天:与天意相应,相符合 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 回:回环曲折 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 今:如果 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 绝:渡水 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 拟:比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