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病原生物与人类 身边的流感 1977年的“俄罗斯流感”起源于前苏联远东地区,病原为HINl。疫情爆发后迅速蔓延至前苏联 全境乃至欧洲、中国香港等地。该次病毒主要侵袭25岁以下的青少年,一般人群的发病率保持在 低水平至中等水平。所以WHO报告不认为这次流行属于大流行( Pandemic),应该是一次较大规 模的流行( Epidemic)。该病毒的Hl、Nl基因在多个动物宿主中被检测到,认为是在自然界中重组 获得了感染人的能力。 5.禽流感 1997年香港暴发禽流感HSN1,当时有18人因感染HN1禽流感而住院治疗,其中六人死亡。 这是禽流感首次感染人。至今已发现能感染的的禽流感包括H5N1、H7N2、H7N1、H7N3、H9N2、 HTN7等亚型。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H5N1。2003年H5N1病毒开始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的禽类中广 泛传播,并迅速蔓延至8个国家。2003年底越南首先报道与本次禽流感有关的人感染病例。随后 H5N1一直在东南亚、南亚、中东及埃及等地出现,并局部呈地方流行性。欧洲、北美等地也出现 散发病例。尽管采取了强有力的控制措施,但是该病毒在亚洲几个最初感染的国家中,一直处于地 方性流行状态。有证据表明,至少有几种候鸟已经有能力长距离携带高致病性HSNⅠ病毒。疾病 的流行病学涉及到候鸟,而要在野生鸟类中消除该病毒是不可能的,这就增加了疾病进一步传播的 可能,并使动物控制措施的问题变得非常复杂。如果该病毒变得能有效、持续地在人际传播,一旦 病毒获人际间传播的能力,一场世界大流行可能要到来了。而WHO关注HN1的原因也主要是 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一旦发生人与人的传播,将会造成世界性大流行:人类感染 H5N1型禽流感后的高病死率及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HSNI感染后的死亡率为60%,远高于其他 亚型的人类流感病毒。 2005年11月79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世界银 行联合召开了禽流感和人类大流行性流感会议由于H5N1禽流感病毒在某些禽类群体中的广泛流 行,加之绝大多数人对它没有免疫力及其引起严重的人类疾病和死亡的可能,它目前仍是流感病毒 中具有大流行潜质的一种。除HSN1之外,其他已报告能够感染人类的动物流感病毒亚型包括H7、 H9禽流感病毒和H、H3猪流感病毒。H2病毒也可能造成大流行的威胁。因此,制定大流行计划 时必须考虑多种来源、多种流感病毒亚型出现的风险。与会者一致同意,流感大流行的威胁对所有 国家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而采取措施预防大流行或减轻其后果同样是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 6.2009年甲型HN1流感 2009年4月,开始被称为¨猪流感病毒”的HINⅠ亚型流感病毒开始在墨西哥、美国爆发,并 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2009年4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流感大流行的预警从四级提 升到五级。美国CDC研究发现病毒是一种新型的NIN1流感病毒,具有人际传播能力。即认为此 31病原生物与人类 身边的流感 131 1977 年的“俄罗斯流感”起源于前苏联远东地区,病原为 H1N1。疫情爆发后迅速蔓延至前苏联 全境乃至欧洲、中国香港等地。该次病毒主要侵袭 25 岁以下的青少年,一般人群的发病率保持在 低水平至中等水平。所以 WHO 报告不认为这次流行属于大流行(Pandemic),应该是一次较大规 模的流行(Epidemic)。该病毒的 H1、N1 基因在多个动物宿主中被检测到,认为是在自然界中重组 获得了感染人的能力。 5. 禽流感 1997 年香港暴发禽流感 H5N1,当时有 18 人因感染 H5N1 禽流感而住院治疗,其中六人死亡。 这是禽流感首次感染人。至今已发现能感染的的禽流感包括 H5N1、H7N2、H7N1、H7N3、H9N2、 H7N7 等亚型。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 H5N1。2003 年 H5N1 病毒开始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的禽类中广 泛传播,并迅速蔓延至 8 个国家。2003 年底越南首先报道与本次禽流感有关的人感染病例。随后 H5N1 一直在东南亚、南亚、中东及埃及等地出现,并局部呈地方流行性。欧洲、北美等地也出现 散发病例。尽管采取了强有力的控制措施,但是该病毒在亚洲几个最初感染的国家中,一直处于地 方性流行状态。有证据表明,至少有几种候鸟已经有能力长距离携带高致病性 H5N1 病毒。疾病 的流行病学涉及到候鸟,而要在野生鸟类中消除该病毒是不可能的,这就增加了疾病进一步传播的 可能,并使动物控制措施的问题变得非常复杂。如果该病毒变得能有效、持续地在人际传播,一旦 病毒获人际间传播的能力,一场世界大流行可能要到来了。而 WHO 关注 H5N1 的原因也主要是: 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一旦发生人与人的传播,将会造成世界性大流行;人类感染 H5N1 型禽流感后的高病死率及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H5N1 感染后的死亡率为 60%,远高于其他 亚型的人类流感病毒。 2005 年 11 月 7~9 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世界银 行联合召开了禽流感和人类大流行性流感会议。由于 H5N1 禽流感病毒在某些禽类群体中的广泛流 行,加之绝大多数人对它没有免疫力及其引起严重的人类疾病和死亡的可能,它目前仍是流感病毒 中具有大流行潜质的一种。除 H5N1 之外,其他已报告能够感染人类的动物流感病毒亚型包括 H7、 H9 禽流感病毒和 H1、H3 猪流感病毒。H2 病毒也可能造成大流行的威胁。因此,制定大流行计划 时必须考虑多种来源、多种流感病毒亚型出现的风险。与会者一致同意,流感大流行的威胁对所有 国家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而采取措施预防大流行或减轻其后果同样是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 6.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 2009 年 4 月,开始被称为“猪流感病毒”的 H1N1 亚型流感病毒开始在墨西哥、美国爆发,并 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2009 年 4 月 29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流感大流行的预警从四级提 升到五级。美国 CDC 研究发现病毒是一种新型的 N1N1 流感病毒,具有人际传播能力。即认为此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