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面,需要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在这里主要提出以下七点建议:第一,应充分 考虑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一时期的特点和市场经济对企业规模变革的影响。例 如,在对现有乡镇企业的划分中属于工业的企业应归入第二产业,属于服务业的企业应划入 第三产业,而不应再以企业行政归口和所有制性质的计划经济方法来分类。第二,我国是劳 动力密集型的国家,工业化程度和劳动力的平均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在以从业人员数作为 项标准时,应与国外发达国家有所区别,如不注意这种区别,而照搬国外的从业人员的标准 来衡量企业,我国会出现很多“大型企业”,这些“大型企业”的人均产值等等又远远不及 国外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第三,应注意到我国现行的工业企业规模,是按生产能力划分或生 产用固定资产原值来分类的,它忽视了市场、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规模影响的因素, 出现过企业争当“大企业”不作“小企业”,以获取国家对大型企业的优惠政策的现象。第 四,应鼓励中小企业资产的不断增值。第五,借鉴国外根据不同产业的特殊性,综合考虑以 就业人数、销售额、资本金、营业额、企业几年内的平均年收入等作为衡量规模的标准。第 六,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促使企业追求速度经济、技术创新和变革。应充分考虑高新科技领域 的企业一般从业人员较少、开业资金不多、但是附加值较高、对社会贡献较大的特点。第七 定量认识应简洁、明了,容易进行统计和企业间的各种比较 对中小企业再认识的探讨,是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法令和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的 基础。对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界定,可制定出与我国中小企业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并可以明 确国家政策、法规、法令得以顺利实施和执行的这一组织机构的具体协调职责范围,并能够 代表国家向中小企业传达国家的产业和经济政策:代表中小企业向国家决策部门反映中小企 业需求,以促进市场经济下中小企业的规范运行,使各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 产所有者分开,各司其责,各谋其政,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和必要的扶持条 件,加快中小企业与旧的管理体制脱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巩固改革成果 第三节中小企业的特点 把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与大型企业相比较而言的主要特点和性质 数量多,比重大,分布面广 不仅在绝对数量上,而且在相对数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日本在战后中小企业数量呈现 不断增长的趋势,1954年328.2万家;1986年6448万家,增加了近一倍;1993年又达到 6542万家,中小企业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有的比重始终超过99%。据1988年日本中小企业 厅的《中小企业白皮书》统计数据,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比重,日本为99.1%,美国为962% 英国为957%,意大利为99%9,加拿大97%,联邦德国为907%;零售业中小企业的比重则 为,日本为99.6%,美国为97.7%,英国为992%,联邦德国为99.3% 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很广,几乎涉及所有的竞争性行业和领域,除了航天、金融保险等 技术、资金密集度极高和国家专控的特殊行业外,广泛地分布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各 个行业,尤其是集中于一般加工制造业、农业、采掘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贸易 业、餐饮和其他服务业等。 、中小企业产出规模小,资本与技术构成低,与大企业差距悬殊 中小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规模、资金、技术、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又与 大企业有较大悬殊,这是中小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也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的劣势。 缺乏足够的资本积累,创业资本和运营资本相对匮乏,资信程度较低,筹措资金困难, 因此,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资本有机构成一般较低,生产设备落后,工艺技术水平低,影 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管理人员和生产者的素质也相对低,另外,市场份额小,在国民经济 中不如大企业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10 面,需要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在这里主要提出以下七点建议:第一,应充分 考虑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一时期的特点和市场经济对企业规模变革的影响。例 如,在对现有乡镇企业的划分中属于工业的企业应归入第二产业,属于服务业的企业应划入 第三产业,而不应再以企业行政归口和所有制性质的计划经济方法来分类。第二,我国是劳 动力密集型的国家,工业化程度和劳动力的平均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在以从业人员数作为一 项标准时,应与国外发达国家有所区别,如不注意这种区别,而照搬国外的从业人员的标准 来衡量企业,我国会出现很多“大型企业”,这些“大型企业”的人均产值等等又远远不及 国外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第三,应注意到我国现行的工业企业规模,是按生产能力划分或生 产用固定资产原值来分类的,它忽视了市场、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规模影响的因素, 出现过企业争当“大企业”不作“小企业”,以获取国家对大型企业的优惠政策的现象。第 四,应鼓励中小企业资产的不断增值。第五,借鉴国外根据不同产业的特殊性,综合考虑以 就业人数、销售额、资本金、营业额、企业几年内的平均年收入等作为衡量规模的标准。第 六,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促使企业追求速度经济、技术创新和变革。应充分考虑高新科技领域 的企业一般从业人员较少、开业资金不多、但是附加值较高、对社会贡献较大的特点。第七, 定量认识应简洁、明了,容易进行统计和企业间的各种比较。 对中小企业再认识的探讨,是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法令和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的 基础。对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界定,可制定出与我国中小企业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并可以明 确国家政策、法规、法令得以顺利实施和执行的这一组织机构的具体协调职责范围,并能够 代表国家向中小企业传达国家的产业和经济政策;代表中小企业向国家决策部门反映中小企 业需求,以促进市场经济下中小企业的规范运行,使各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 产所有者分开,各司其责,各谋其政,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和必要的扶持条 件,加快中小企业与旧的管理体制脱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巩固改革成果 第三节 中小企业的特点 把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与大型企业相比较而言的主要特点和性质 一、数量多,比重大,分布面广 不仅在绝对数量上,而且在相对数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日本在战后中小企业数量呈现 不断增长的趋势,1954 年 328.2 万家;1986 年 644.8 万家,增加了近一倍;1993 年又达到 654.2 万家,中小企业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有的比重始终超过 99%。据 1988 年日本中小企业 厅的《中小企业白皮书》统计数据,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比重,日本为 99.1%,美国为 96.2%, 英国为 95.7%,意大利为 99%,加拿大 97%,联邦德国为 90.7%;零售业中小企业的比重则 为,日本为 99.6%,美国为 97.7%,英国为 99.2%,联邦德国为 99.3%。 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很广,几乎涉及所有的竞争性行业和领域,除了航天、金融保险等 技术、资金密集度极高和国家专控的特殊行业外,广泛地分布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各 个行业,尤其是集中于一般加工制造业、农业、采掘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贸易 业、餐饮和其他服务业等。 二、中小企业产出规模小,资本与技术构成低,与大企业差距悬殊 中小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规模、资金、技术、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又与 大企业有较大悬殊,这是中小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也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的劣势。 缺乏足够的资本积累,创业资本和运营资本相对匮乏,资信程度较低,筹措资金困难, 因此,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资本有机构成一般较低,生产设备落后,工艺技术水平低,影 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管理人员和生产者的素质也相对低,另外,市场份额小,在国民经济 中不如大企业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