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极地研究 第24卷 大海域进行了科学考察,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观测伯利亚海的平均水深分别为88m和58m。拉普 资料和样品,已己成为北极科学考察的一支重要力量。捷夫海因其北部界限延伸到北冰洋盆地,平均水 本文通过对北极航道重点海域近年来国际相关科学深达578m,然而其沿岸66%的区域水深不超过 考察进行总结,对科学考察背后的各国北极策略进100m。喀拉海平均水深90m,巴伦支海沿其东南 行分析,并从科学热点和服务于国家需求的角度对岸浅(10-100m)而西北岸较深(200-300m)。 今后中国北极科学考察中针对北极航道重点海域应沿东北航道须经数个海峡,其中维利基斯基海峡 开展的科学考察与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 Vikilski strait)是连接喀拉海与拉普捷夫海的 个关键海峡,该海峡仅在部分年度夏季较短时间 北极航道相关海域基础环境 内开通,是东北航道通航的一个主要瓶颈。而在 东部航段,连接拉普捷夫海与东西伯利亚海的德 1.1基本地理状况 米特里·拉普捷夫和萨尼科夫海峡都很浅。前者 东北航道主要位于俄罗斯以北的北冰洋宽阔12-15m,其东侧水深只有不到10m;后者最小水 陆架上,水深较浅(图1)。其中楚科奇海和东西深13m。 自A 料击 出: 图1北极东北和西北航道示意图(绿色航线为东北航道,红色航线为西北航道,图片引自htp:∥ww.lecerclepolaire.com/ Fig 1. The Arctic northeast and northwest passages( Green line is Northeast Passage and the red one, Northwest Passage. Figure was citedfromhttp:/www.lecerclepolaire.com/en/newsviEws/route_du_nord_news.html) 西北航道在加拿大北极群岛有多条公认的穿越深超过400m,但该航线西段容易堆积从北冰洋涌 航线(图1)。通航时间相对较短(从7月下旬至的多年冰,仅在部分年份夏季呈无冰状态。南侧 10月中旬),并且因不同路径和年份而异。其中北几条航线则更容易在夏季开通,但多浅滩和岩礁,航 侧两条航线(经梅尔维尔子爵海峡)为深水航道,水线相对复杂,且待行船只吃水深度不能超过10m。大海域进行了科学考察,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观测 资料和样品,已成为北极科学考察的一支重要力量。 本文通过对北极航道重点海域近年来国际相关科学 考察进行总结,对科学考察背后的各国北极策略进 行分析,并从科学热点和服务于国家需求的角度对 今后中国北极科学考察中针对北极航道重点海域应 开展的科学考察与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1 北极航道相关海域基础环境 1.1 基本地理状况 东北航道主要位于俄罗斯以北的北冰洋宽阔 陆架上,水深较浅(图 1)。其中楚科奇海和东西 伯利亚海的平均水深分别为 88m和 58m。拉普 捷夫海因其北部界限延伸到北冰洋盆地,平均水 深达578m,然而其沿岸 66%的区域水深不超过 100m。喀拉海平均水深 90m,巴伦支海沿其东南 岸浅(10—100m)而西北岸较深(200—300m)。 沿东北航道须经数个海峡,其中维利基斯基海峡 (VikilskiStrait)是连接喀拉海与拉普捷夫海的一 个关键海峡,该海峡仅在部分年度夏季较短时间 内开通,是东北航道通航的一个主要瓶颈。而在 东部航段,连接拉普捷夫海与东西伯利亚海的德 米特里·拉普捷夫和萨尼科夫海峡都很浅。前者 12—15m,其东侧水深只有不到 10m;后者最小水 深 13m。 图 1 北极东北和西北航道示意图(绿色航线为东北航道,红色航线为西北航道,图片引自 http:∥www.lecerclepolaire.com/ En/newsviews/route_du_nord_news.html) Fig.1.TheArcticnortheastandnorthwestpassages(GreenlineisNortheastPassageandtheredone,NorthwestPassage.Figurewas citedfrom:http:∥www.lecerclepolaire.com/En/newsviews/route_du_nord_news.html) 西北航道在加拿大北极群岛有多条公认的穿越 航线(图 1)[5] 。通航时间相对较短(从 7月下旬至 10月中旬),并且因不同路径和年份而异。其中北 侧两条航线(经梅尔维尔子爵海峡)为深水航道,水 深超过 400m,但该航线西段容易堆积从北冰洋涌 入的多年冰,仅在部分年份夏季呈无冰状态。南侧 几条航线则更容易在夏季开通,但多浅滩和岩礁,航 线相对复杂,且待行船只吃水深度不能超过 10m。 188 极地研究 第 24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