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态显微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随冷却速度的增大(如空冷或风冷),例如由V →V2一时,奥氏体的过冷度越大,析出的铁素体越少,而共析组织(珠光体)的 量增加,碳的含量减少,共析组织变得更细。这时的共析组织实际上为伪共析组 织。析出的少量铁素体多分布在晶粒的边界上,因此,由1→2→V时,显微组 织的变化是: 铁素题十珠光体→铁素体十索氏体→铁素体十屈氏体。 当冷却速度再增大,为V4时(油冷),析出的铁素体极少,最后主要得到屈 氏体和马氏体及少量贝氏体。当冷却速度超过临界冷却速度后,奥氏体全部 转变为马氏体。碳含量大于0.5%的钢中,马氏体间还有少量残余奥氏体。 (1)加热温度的选择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加热温度根据Fe一Fe3C相图 确定。 ①退火加热温度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c3十(20一30)℃:共析钢和过共析 钢加热至AG1十(20一30)℃(球化退火),目的是得到球状渗碳体,降低硬度,改 善高碳钢的切削性能。退火和正火加热温度范围选择见图2-3。 ②正火加热温度 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c3+(30一50)℃:过共析钢加热至 Acm十(30一50)℃,即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 ③淬火加热温度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c3十(30一50)℃,淬火后的组织为 均匀细小的马氏体。如果加热温度不足(低于Ac),则淬火组织中将出现铁素体, 造成淬火后硬度不足: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至AC1十(30一50)C,淬火后的组 织为隐晶马氏体与粒状二次渗碳体。未溶的粒状二次渗碳体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和 耐磨性。过高的加热温度(高于Acem,会因得到粗大的马氏体,过多的残余A而 导致硬度和耐磨性的下降,脆性增加。淬火加热温度范围选择见图2-4。 1200 A 1100 1200 100 完全退火 1100 A 100d 正火 A+FeCs 900 80 A+Fe C A F+AN 球化退火 700 00.40.81.21.620 0.40.81.2162.0 C c% 图23退火和正火的加热温度范围 图2-4淬火的加热温度范围 7 态显微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随冷却速度的增大(如空冷或风冷),例如由 V1 →V2→V3时,奥氏体的过冷度越大,析出的铁素体越少,而共析组织(珠光体)的 量增加,碳的含量减少,共析组织变得更细。这时的共析组织实际上为伪共析组 织。析出的少量铁素体多分布在晶粒的边界上,因此,由 V1→V2→V3时,显微组 织的变化是: 铁素题+珠光体→铁素体+索氏体→铁素体+屈氏体。 当冷却速度再增大,为 V4时(油冷),析出的铁素体极少,最后主要得到屈 氏体和马氏体及少量贝氏体。当冷却速度超过临界冷却速度 Vk 后,奥氏体全部 转变为马氏体。碳含量大于 0.5%的钢中,马氏体间还有少量残余奥氏体。 (1)加热温度的选择 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加热温度根据 Fe—Fe3C 相图 确定。 ①退火加热温度 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 Ac3+(20-30)℃;共析钢和过共析 钢加热至 Ac1十(20-30)℃(球化退火),目的是得到球状渗碳体,降低硬度,改 善高碳钢的切削性能。退火和正火加热温度范围选择见图 2-3。 ②正火加热温度 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 Ac3+(30-50)℃;过共析钢加热至 Accm+(30-50)℃,即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 ③淬火加热温度 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 Ac3+(30-50)℃,淬火后的组织为 均匀细小的马氏体。如果加热温度不足(低于 Ac3),则淬火组织中将出现铁素体, 造成淬火后硬度不足;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至 Ac1+(30-50)℃,淬火后的组 织为隐晶马氏体与粒状二次渗碳体。未溶的粒状二次渗碳体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和 耐磨性。过高的加热温度(高于 Accm),会因得到粗大的马氏体,过多的残余 A 而 导致硬度和耐磨性的下降,脆性增加。淬火加热温度范围选择见图 2-4。 图 2-3 退火和正火的加热温度范围 图 2-4 淬火的加热温度范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