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全新统:实质是上述三层黄土随水起动运移,然后沉积于河流两侧, 呈条带状分布。湿陷性中等 3.黄土地貌 黄土独特的岩性特征和黄土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黄士地貌包括四种类型: (1)黄土塬:即由深厚黄土堆积形成的平原。特另是土层深厚,地面平坦, 地下水埋深大。但源边坡均十分陡峻,崩塌危险性大。 (2)黄土台塬:即黄土覆盖的河流阶地或构造阶地,具有台阶状的外貌, 土层厚度一般也在50m以上,黄土之下多为河流中积物。 (3)黄土梁、峁:即黄土覆盖的丘陵,长圆的为梁,浑圆的山峁,地势上 坡地较多,边坡滑塌危险性大。 (4)黄土沟壑:即塬、台塬、梁峁边缘由流水和重力侵蚀所造就的黄土沟 道群。其地面坡度大,沟边坡遍布,重力滑塌,泥石流、洪水危胁较大,且沟头 有延展性,沟头附近不宜修建工程。 4、黄土的湿陷性特点 1).定义*湿陷性:指土体受水浸润后发生显著沉降的性质。 黄土具有孔隙度大的特点,并且含有较多的可溶盐成份,遇水溶解后,使士 粒胶结力下降,造成土粒滑动,孔隙坍塌,土体压密。但并非所有黄土都有湿陷 性(占70%±),而非湿陷性黄土地基按一般粘性土地基进行设计与施工。 (1)湿陷性分类:按湿陷时是否承重分为: 自重湿陷:湿陷性较高的黄土无须承重即可产生湿陷。 非自重湿陷:湿陷性稍差的黄土需要在有荷载情况下才产生湿陷,无荷载 时不产生湿陷。 我国黄土分布区中: 陇西→陇东→陕北→关中(中等)一山西(中等)一豫西→鲁西→华北北 部湿陷性由大→小,由自重湿陷→非自重湿陷。 2).黄土的湿陷性指标 湿陷系数一湿陷性强弱的判别指标(6s),按室内压缩实验的程序测定, 表达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