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4章数据链路层 3 标识,地址字段用于设备或机器的物理寻址。第三个字段则提供有关帧的长度或类型的信 息,也可能是其他一些控制信息。数据字段承载的是来自高层即网络层的数据分组(packet)。 帧检验序列FCS(Frame Check Sequence)字段提供与差错检测有关的信息。通常数据字段之 前的所有字段被统称为帧头部分,而数据字段之后的所有字段被称为帧尾部分。 4.2.2成帧与拆帧 从顺的基本格式可以看出,帧提供了与数据链路层功能实现相关的各种机制,如寻址 差错控制、数据流定界等。可以说数据链路层协议将其要实现的数据链路层功能集中体现 在其所规定的帧格式中。引入帧机制不仅可以实现相邻节点之间的可靠传输,还有助于提 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例如,若发现接收到的某一个(或几个)比特出错时,可以只对相应 的姊讲行特殊处理(如请求重发等),而不需要对其他未出错的城讲行这种处理:如果发现 某一帧被丢失,也只要请求发送方重传所丢失的帧,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和传输的效 率。但是,引入顺机制后,发送方的数据链路层必须提供将从网路层接收的分组(Packet) 封装成帧的功能,即为来自上层的分组加上必要的帧头和帧尾部分,通常称此为成顿 (阳g):而接收方数据链路层则必须提供将帧重新拆装成分组的拆帧功能,即去掉发关瑞 数据链路层所加的顿头和帧尾部分,从中分离出网络层所需的分组。在成帧过程中,如果 上层的分组大小超出下层帧的大小限制,则上层的分组还要被划分成若干个帧才能被传输, 发送端和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所发生的帧发送和接收过程大致如下:发送端的数据链路 层接收到网络层的发送请求之后,便从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之间的接口处取下待发送的分 组,并封装成顺,然后经过其下层物理层送入传输信道:这样不断地将顿送入传输信道就 形成了连续的比特流: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从来自其物理层的比特流中识别出一个一个的 独立帧,然后利用帧中的CS字段对每一个帧进行校验,判断是否有错误。如果有错误, 就采取收发双方约定的差错控制方法进行处理。如果没有错误,就对帧实施拆封,并将其 中的数据部分即分组通过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之间的接口上交给网络层,从而完成了相邻 节点的数据链路层关于该帧的传输任务。 4.2.3帧的定界 引入帧后,数据链路层必须提供关于帧边界的识别功能,即所谓帧定界(fram boundary.)。帧定界就是标识帧的开始与结束。有四种常见的定界方法,即字符计数法、带 字符填充的首尾界符法、带位填充的首尾标志法和物理层编码违例法。下面分别予以简单 的介绍。 1.字符计数法 此方法是在颜头部中使用一个字符计数字段来标明顺内字符数。接收瑞根据这个计数 值来确定该帧的结束位置和下一帧的开始位置。例如,发送序列“6 ABCDE5LYWX8 1234458”表示一共有三个帧,且三个帧的长度分别为6字节、5字节和8字节。 第 4 章 数据链路层 3 标识,地址字段用于设备或机器的物理寻址。第三个字段则提供有关帧的长度或类型的信 息,也可能是其他一些控制信息。数据字段承载的是来自高层即网络层的数据分组(packet)。 帧检验序列 FCS (Frame Check Sequence)字段提供与差错检测有关的信息。通常数据字段之 前的所有字段被统称为帧头部分,而数据字段之后的所有字段被称为帧尾部分。 4.2.2 成帧与拆帧 从帧的基本格式可以看出,帧提供了与数据链路层功能实现相关的各种机制,如寻址、 差错控制、数据流定界等。可以说数据链路层协议将其要实现的数据链路层功能集中体现 在其所规定的帧格式中。引入帧机制不仅可以实现相邻节点之间的可靠传输,还有助于提 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例如,若发现接收到的某一个(或几个)比特出错时,可以只对相应 的帧进行特殊处理(如请求重发等),而不需要对其他未出错的帧进行这种处理;如果发现 某一帧被丢失,也只要请求发送方重传所丢失的帧,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和传输的效 率。但是,引入帧机制后,发送方的数据链路层必须提供将从网络层接收的分组(Packet) 封装成帧的功能,即为来自上层的分组加上必要的帧头和帧尾部分,通常称此为成帧 (framing);而接收方数据链路层则必须提供将帧重新拆装成分组的拆帧功能,即去掉发送端 数据链路层所加的帧头和帧尾部分,从中分离出网络层所需的分组。在成帧过程中,如果 上层的分组大小超出下层帧的大小限制,则上层的分组还要被划分成若干个帧才能被传输。 发送端和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所发生的帧发送和接收过程大致如下:发送端的数据链路 层接收到网络层的发送请求之后,便从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之间的接口处取下待发送的分 组,并封装成帧,然后经过其下层物理层送入传输信道;这样不断地将帧送入传输信道就 形成了连续的比特流;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从来自其物理层的比特流中识别出一个一个的 独立帧,然后利用帧中的 FCS 字段对每一个帧进行校验,判断是否有错误。如果有错误, 就采取收发双方约定的差错控制方法进行处理。如果没有错误,就对帧实施拆封,并将其 中的数据部分即分组通过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之间的接口上交给网络层,从而完成了相邻 节点的数据链路层关于该帧的传输任务。 4.2.3 帧的定界 引入帧后,数据链路层必须提供关于帧边界的识别功能,即所谓帧定界(frame boundary)。帧定界就是标识帧的开始与结束。有四种常见的定界方法,即字符计数法、带 字符填充的首尾界符法、带位填充的首尾标志法和物理层编码违例法。下面分别予以简单 的介绍。 1. 字符计数法 此方法是在帧头部中使用一个字符计数字段来标明帧内字符数。接收端根据这个计数 值来确定该帧的结束位置和下一帧的开始位置。例如,发送序列“6 A B C D E 5 U V W X 8 1 2 3 4 4 5 8”表示一共有三个帧,且三个帧的长度分别为 6 字节、5 字节和 8 字节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