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软起动(起动延时)性能 连接2与4端、20与21端、23与24端、27与28端,其他地方不连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8与12端和10与12端的波形,快速开启电 源,读出上述两个波形起始点的时间差,该时间即为软起动时间(或称起动延时时间,由于软起动速度非常快,需用记忆示波器才能 看到),断开27与28端连线,比较没有软起动电路时的延时时 (5)测试下列各端电压与波形 1)22与31端的比较电压 2)25与31端的输出反馈电压 3)26与31端的输入电源电压 4)10与31端的输出PWM波形,记录其周期与占空比 3.有PC电路时的交流输入电压与电流波形测试 将2与4端、20与21端、23与24端、27与28端相连,其他地方不连线,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2与5端及6与5端的波形 4.无PC电路时的交流输入电压与电流波形测试 将2与4端、7与13端相连,其他地方不连线,观察并记录2与5端及6与5端的波形(注意示波器探头共地问题)。 5.输入电路的位移因数测试 实验步骤同上述4,将示波器时间轴拉开,测出电压与电流过零点的时间差(μs),换算成电位与电流的相位角中,即可求得输 入电路的位移因数cosφ。 6.振荡频率高低对交流输入电流丝波的影响测试 实验步骤同上述5,29与30端相连使振荡频率降低一倍,观察并描绘6与5端的交流输入电流波形。 7.储能电感大小对电路工作影响的测试 将主回路中9与8端、2与4端、20与21端、23与24端、27与28端相连,其他地方不连线,使储能电感量减小一半,观察并描绘6与 端的交流输入电流波形和11与12端的整流波形。 8.输入电压调整率(抗电网电压波动能力)测试 将9与8端及29与30端断开,测出13与15端电压Uo1,然后将2与4端断开,并将1与4端相连使交流输入电压增加20%,测出13与15端 电压U02,再将1与4端断开,将3与4端相连使交流输入电压降低20%,测出13与15端电压U03,即可计算出: Uo1-U(as 输入电压调整率 Ua (4-10) 9.负载调整率(抗负载波功能力)测试 断开3与4端连线,将2与4端相连,将14与15端相连使负载增大一倍,测出13与15端间的电压DO4,即可计算出 A=2-5 100% 负载调整率 (4-11) 测试负载调整率时时间不要过长,以免损坏元件。(4)软起动(起动延时)性能 连接2与4端、20与21端、23与24端、27与28端,其他地方不连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8与12端和10与12端的波形,快速开启电 源,读出上述两个波形起始点的时间差,该时间即为软起动时间(或称起动延时时间,由于软起动速度非常快,需用记忆示波器才能 看到),断开27与28端连线,比较没有软起动电路时的延时时间。 (5)测试下列各端电压与波形 1)22与31端的比较电压 2)25与31端的输出反馈电压 3)26与31端的输入电源电压 4)10与31端的输出PWM波形,记录其周期与占空比 3.有PFC电路时的交流输入电压与电流波形测试 将2与4端、20与21端、23与24端、27与28端相连,其他地方不连线,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2与5端及6与5端的波形。 4.无PFC电路时的交流输入电压与电流波形测试 将2与4端、7与13端相连,其他地方不连线,观察并记录2与5端及6与5端的波形(注意示波器探头共地问题)。 5.输入电路的位移因数测试 实验步骤同上述4,将示波器时间轴拉开,测出电压与电流过零点的时间差(μs),换算成电位与电流的相位角中,即可求得输 入电路的位移因数cosφ。 6.振荡频率高低对交流输入电流丝波的影响测试 实验步骤同上述5,29与30端相连使振荡频率降低一倍,观察并描绘6与5端的交流输入电流波形。 7.储能电感大小对电路工作影响的测试 将主回路中9与8端、2与4端、20与21端、23与24端、27与28端相连,其他地方不连线,使储能电感量减小一半,观察并描绘6与5 端的交流输入电流波形和11与12端的整流波形。 8.输入电压调整率(抗电网电压波动能力)测试 将9与8端及29与30端断开,测出13与15端电压UO1,然后将2与4端断开,并将1与4端相连使交流输入电压增加20%,测出13与15端 电压UO2,再将1与4端断开,将3与4端相连使交流输入电压降低20%,测出13与15端电压UO3,即可计算出: 输入电压调整率= (4-10) 9.负载调整率(抗负载波功能力)测试 断开3与4端连线,将2与4端相连,将14与15端相连使负载增大一倍,测出13与15端间的电压UO4,即可计算出: 负载调整率= (4-11) 测试负载调整率时时间不要过长,以免损坏元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