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利用1997-2014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首先采用DEA- Malmquist指数法和间接估算方法 测算了中国农业TFP和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水平,然后通过系统GMM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农 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业TFP及其中间渠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197-2014年,中 国农业TFP年均增长66%,农业TFP的增长主要由农业技术进步推动;第二,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 区层面,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均明显高于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全样本的估计结果显示,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均对农业TFP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作用渠 道各异,正规金融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渠道,而非正规金融则主要通过技术效率渠道促进农业TFP增 长。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的观点。第四,农村正 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在1997-2006年与2007-2014年两个时间段均明显促进了农业TFP的增长,且这 种促进作用在2007-2014年变得更大。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首先,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抵押物偏好和高交易成 本是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低效的重要原因,因此,未来针对正规金融的改革,应充分借鉴非正规金融在 信息获取、契约执行等方面优势,着眼于“拉近与各农村经济主体尤其是小规模经济主体的距离”;同 时,结合农村金融増量改革,减少行政干预,逐步建立市场化竞争机制,降低服务门槛,提高金融资源 配置效率。其次,对于非正规金融,应充分考虑其对农业TFP及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在政策上 给予其更明晰的定位和支持。第三,充分利用农村正规金融的资金规模优势和非正规金融的信息优 势,促进二者联结合作,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个渠道促进农业TFP更快地提升,进而更好地实现 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陈志武:《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广州〕《新财富》2005年第8期。 2.郭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估算》.〔北京〕《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2期。 3.胡宗义、李鹏:《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我国31省市面板数据的 实证分析》,〔西安《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第2期。 4.李建军:《中国未观测信贷规模的变化:1978-2008年》.〔北京〕《金融研究》2010年第4期。 5.鲁钊阳、李树:《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上海〕《财经研究》2015年第9期 6.王征、鲁钊阳:《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北京〕《财贸 经济》2011年第7期。 7.徐璋勇、夏楠、秦进:《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太原〕《生产力研究》2015年第 期 8.姚耀军:《中国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时间序列的经验证据》,〔北京〕《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 年第3期 9.尹雷、沈毅:《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基于省级动态面板 数据的GMM估计》.〔蚌埠〕《财贸研究》2014年第2期。 10.张兵、张宁:《农村非正规金融是否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获性?——基于江苏1202户农户的调查》.[北京〕《中 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10期。 11. Andreas M, 2014. Informal finance: A theory of moneylender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107: 157-174. 12. Arellano M. and S. Bond, 1991. Some Tests of Specification for Panel Data: Monte Carlo Evidence and an Application o Employment Equations.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 Vol 2: 77-9 84·201714江苏社会科学农 村 正 规 与 非 正 规 金 融 发 展 对 农 业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的 影 响 · ·2017/4 江苏社会科学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利用1997-2014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首先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和间接估算方法 测算了中国农业TFP和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水平,然后通过系统GMM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农 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业TFP及其中间渠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1997-2014年,中 国农业TFP年均增长6.6%,农业TFP的增长主要由农业技术进步推动;第二,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 区层面,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均明显高于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全样本的估计结果显示,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均对农业TFP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作用渠 道各异,正规金融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渠道,而非正规金融则主要通过技术效率渠道促进农业TFP增 长。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的观点。第四,农村正 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在1997-2006年与2007-2014年两个时间段均明显促进了农业TFP的增长,且这 种促进作用在2007-2014年变得更大。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首先,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抵押物偏好和高交易成 本是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低效的重要原因,因此,未来针对正规金融的改革,应充分借鉴非正规金融在 信息获取、契约执行等方面优势,着眼于“拉近与各农村经济主体尤其是小规模经济主体的距离”;同 时,结合农村金融增量改革,减少行政干预,逐步建立市场化竞争机制,降低服务门槛,提高金融资源 配置效率。其次,对于非正规金融,应充分考虑其对农业TFP及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在政策上 给予其更明晰的定位和支持。第三,充分利用农村正规金融的资金规模优势和非正规金融的信息优 势,促进二者联结合作,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个渠道促进农业TFP更快地提升,进而更好地实现 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 陈志武:《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广州〕《新财富》2005年第8期。 2. 郭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估算》,〔北京〕《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2期。 3. 胡宗义、李鹏:《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我国31省市面板数据的 实证分析》,〔西安〕《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第2期。 4. 李建军:《中国未观测信贷规模的变化:1978-2008年》,〔北京〕《金融研究》2010年第4期。 5. 鲁钊阳、李树:《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上海〕《财经研究》2015年第9期。 6. 王征、鲁钊阳:《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北京〕《财贸 经济》2011年第7期。 7. 徐璋勇、夏楠、秦进:《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太原〕《生产力研究》2015年第 3期。 8. 姚耀军:《中国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时间序列的经验证据》,〔北京〕《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 年第3期。 9. 尹雷、沈毅:《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基于省级动态面板 数据的GMM估计》,〔蚌埠〕《财贸研究》2014年第2期。 10. 张兵、张宁:《农村非正规金融是否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获性?——基于江苏1202户农户的调查》,〔北京〕《中 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10期。 11. Andreas M., 2014. Informal finance: A theory of moneylender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107: 157-174. 12. Arellano M. and S. Bond., 1991. Some Tests of Specification for Panel Data:Monte Carlo Evidence and an Application to Employment Equations.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 Vol.2: 77-97. 8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