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经过加载、卸载这一过程后,材料的比例极限和屈服极限提高了,而延伸率降低了,这就是冷作硬 化。 随着载荷的继续加大,拉伸曲线上升的幅度逐渐减小,当达到最大值(E点)Rm后,试件的 某一局部开始出现颈缩,而且发展很快,载荷也随之下降,迅速到达F点后,试件断裂。材料的强 度极限Rm为: (5.1-4) S 当载荷超过弹性极限时,就会产生塑性变形。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材料晶面产生了滑移,是 剪应力引起的。描述材料塑性的指标主要有材料断裂后的延伸率A和截面收缩率Z来表示。 A=-x100% (5.1-5) lo Z=S-S×100% (5.1-6) So 式中I。、I,和S、Su分别是断裂前后的试件标距的长度和截面积。 1,可用下述方法测定: 直接法:如断口到最近的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人 3 则直接测量两标距端点间的长度为1,; 移位法:如断口到最近的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3,如图5.13所示:在较长段上,从断口处0 起取基本短段的格数,得到B点,所余格数若为偶数,则取其一半,得到C点:若为奇数,则分别 取其加1和减1的一半,得到C、C'点,那么移位后的I,分别为:I,=AO+OB+2BC, 1=AO+OB+BC+BC'。 A B C (a) A 夏0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b) 图5.1-3断口位置 四.实验步骤 1.塑性材料的拉伸(圆形截面低碳钢) 1)确定标距 根据表5.1-1的规定,选择适当的标距(这里以10d作为标距1,),并测量1,的实际值。为了便 于测量1,将标距均分为若干格,如10格。 2)试件的测量 用游标卡尺在试件标距的两端和中央的三个截面上测量直径,每个截面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 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并用三个平均值中最小者作为计算截面积的直径d,并计算出S,值。 8686 经过加载、卸载这一过程后,材料的比例极限和屈服极限提高了,而延伸率降低了,这就是冷作硬 化。 随着载荷的继续加大,拉伸曲线上升的幅度逐渐减小,当达到最大值(E 点)Rm 后,试件的 某一局部开始出现颈缩,而且发展很快,载荷也随之下降,迅速到达 F 点后,试件断裂。材料的强 度极限Rm 为: 0 m m F R S  (5.1-4) 当载荷超过弹性极限时,就会产生塑性变形。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材料晶面产生了滑移,是 剪应力引起的。描述材料塑性的指标主要有材料断裂后的延伸率 A 和截面收缩率 Z 来表示。 A 100% u 0 0 l -l l   (5.1-5) 0 u 0 S S Z 100% S    (5.1-6) 式中 0 l 、 u l 和 S0、Su分别是断裂前后的试件标距的长度和截面积。 u l 可用下述方法测定: 直接法:如断口到最近的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 0 3 l ,则直接测量两标距端点间的长度为 u l ; 移位法:如断口到最近的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 0 3 l ,如图 5.1-3 所示:在较长段上,从断口处 O 起取基本短段的格数,得到 B 点,所余格数若为偶数,则取其一半,得到 C 点;若为奇数,则分别 取其加 1 和减 1 的一半,得到 C、C´点,那么移位后的 u l 分别为: u l =AO+OB+2BC, u l =AO+OB+BC+BC´。 四.实验步骤 1.塑性材料的拉伸(圆形截面低碳钢) 1)确定标距 根据表 5.1-1 的规定,选择适当的标距(这里以 10d 作为标距 0 l ),并测量 0 l 的实际值。为了便 于测量 u l ,将标距均分为若干格,如 10 格。 2)试件的测量 用游标卡尺在试件标距的两端和中央的三个截面上测量直径,每个截面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 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并用三个平均值中最小者作为计算截面积的直径 d,并计算出 S0值。 ● ● ● ● ● ● ● ● ● ● ● A O B C (a) ● ● ● ● ● ● ● ● ● ● ● A O B C C´ (b) 图 5.1-3 断口位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