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符,这种现象称为重力异常(正、负异常)。 地球的压力 地球内部某处的压力是指由上覆地球物质的重量所产生的静压力。静压力的大小与所 处的深度、上覆物质的平均密度及重力加速度成正相关 四.地球的磁性 固体地球好象一个磁化的球体,其磁力线特征类似于偶极场的特征。地磁轴与地球自 转轴并不重合,二者约成11.5°的交角。而且地磁极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它逐年变化的(1965 年75°50′N,100°50′:1970年76°N,101°W;1975年76°06′,100°W) 磁场特征要素:磁场强度(F、磁偏角(D)、磁倾角(D。 地磁异常是叠加在地球基本磁场之上,由地壳内的岩石矿物及地质体的磁性差异引起 的磁场。 五.地球内部的温度 自地面向地下深处,地热增温现象是不均匀的。按温度状况可分为三层: 1.变温层(外热层)地温主要受太阳光辐射热的影响,温度随季节、昼夜的变化而 变化,故称变温层 2.常温层地温与当地年平均温度大致相当,且常年保持不变,其深度大致为20-40m, 一般中纬度较深,两极和赤道较浅:内陆较深,滨海区较浅。) 3.增温层常温层之下,地温随深度增大而逐渐増加。深度每增加100m所升髙的温 度,称地温梯度。(地温梯度各地有差异) 六.地球的弹性和塑性 地震波的传播:岩层的褶皱变形等 第四节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 1.地震波的特点 地震波是弹性波,分为体波、面波和自由振动等类型。体波有纵波(P)和横波(S)之 分。纵波可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的介质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态介质中传播。地震波速的大 小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 (1)宇宙地质依据宇宙物质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宇宙天体(尤其是太阳系内天体)的 物质成分可作为推断地球内部物质成分的参考依据(例如陨石) (2)地质学依据岩浆岩来自地下较深的部位,研究其物质成分和形成的温压条件可帮 助人类认识地下的物质状态及环境。特别是超基性岩,它们常来自地球深部。(例如含金刚 石的金伯利岩,金刚石生成温度为1100-2200℃、压力为5万个大气压,相当150km深度) (3)地球物理依据主要是地震波速的变化 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 地壳 莫霍面(大陆33km、洋底5-8km)莫霍面是地震波速显著不连续面(南斯拉夫地震学 家莫霍诺维奇于1909年发现)。莫霍面以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地球最外部圈层称为地壳 地壳平均厚度约18km,平均密度2.8g/cm3,质量约2.35×102kg 地壳厚度变化大,大陆区2080km,平均33km。又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以康拉德面为 界,深约15km)。上地壳(厚约15km)平均密度约2.7g/cm,由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4 符,这种现象称为重力异常(正、负异常)。 三.地球的压力 地球内部某处的压力是指由上覆地球物质的重量所产生的静压力。静压力的大小与所 处的深度、上覆物质的平均密度及重力加速度成正相关。 四.地球的磁性 固体地球好象一个磁化的球体,其磁力线特征类似于偶极场的特征。地磁轴与地球自 转轴并不重合,二者约成 11.5°的交角。而且地磁极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它逐年变化的(1965 年 75°50′N,100°50′;1970 年 76°N,101°W;1975 年 76°06′,100°W)。 磁场特征要素:磁场强度(F)、磁偏角(D)、磁倾角(I)。 地磁异常是叠加在地球基本磁场之上,由地壳内的岩石矿物及地质体的磁性差异引起 的磁场。 五.地球内部的温度 自地面向地下深处,地热增温现象是不均匀的。按温度状况可分为三层: 1.变温层(外热层) 地温主要受太阳光辐射热的影响,温度随季节、昼夜的变化而 变化,故称变温层。 2.常温层 地温与当地年平均温度大致相当,且常年保持不变,其深度大致为 20-40m。 (一般中纬度较深,两极和赤道较浅;内陆较深,滨海区较浅。) 3.增温层 常温层之下,地温随深度增大而逐渐增加。深度每增加 100m 所升高的温 度,称地温梯度。(地温梯度各地有差异) 六.地球的弹性和塑性 地震波的传播;岩层的褶皱变形等。 第四节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一.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 1.地震波的特点 地震波是弹性波,分为体波、面波和自由振动等类型。体波有纵波(P)和横波(S)之 分。纵波可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的介质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态介质中传播。地震波速的大 小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 (1)宇宙地质依据 宇宙物质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宇宙天体(尤其是太阳系内天体)的 物质成分可作为推断地球内部物质成分的参考依据(例如陨石); (2)地质学依据 岩浆岩来自地下较深的部位,研究其物质成分和形成的温压条件可帮 助人类认识地下的物质状态及环境。特别是超基性岩,它们常来自地球深部。(例如含金刚 石的金伯利岩,金刚石生成温度为 1100-2200℃、压力为 5 万个大气压,相当 150km 深度) (3)地球物理依据 主要是地震波速的变化。 二.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 (一)地壳 莫霍面 (大陆 33km、洋底 5-8km)莫霍面是地震波速显著不连续面(南斯拉夫地震学 家莫霍诺维奇于 1909 年发现)。莫霍面以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地球最外部圈层称为地壳。 地壳平均厚度约 18km,平均密度 2.8g/cm3,质量约 2.35×1022kg。 地壳厚度变化大,大陆区 20-80km,平均 33km。又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以康拉德面为 界,深约 15km)。上地壳(厚约 15km)平均密度约 2.7g/cm3,由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