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学大纲 中英文名称: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Comprehensuve Course Design of Power System 课程编码:S105179学分:2学时或周数:2周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开课单位: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得是申气T得及此白动化专业(电力系结白动化方向)必修课程。主现通过一个实际丁程 的设计,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概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发 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等专业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理论和仿真计算使学生掌握电力 系统三大计算的基本方法,深化学生对电力系统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 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遇到具体技术问题时如何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 能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技术与经济全面考虑问题的观点,是对学生进行设计技能、计算、 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的初步训练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 (1)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有一般性的全面了解。 (2)使学生深入了解电力系统各主要元件的特性、数学模型和相互的关系,为进一步掌握和研 究电力系统分析和运行问题提供良好的基础。 (3)使学生学会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使学生在电力系统方面的工程计算能 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 (4)使学生对电力系统工程设计中一次设备的选型方案及原则有一定的掌握。 (5)使学生了解技术经济比较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获得有关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 (6)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中各元件的基本性能、基本工作原理及基本参数,能够 合理的选择继电保护方案,掌握继电保护的整定值计算方法。 二、课程设计内容 1、原始资料: (1)电源点和负荷点的相对地理位置: (2)发电厂装机容量、额定电压和功率因数: (3)各负荷点的最大最小负荷、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和额定电压等。 2、设计基本内容: 在电源电压等级和负荷大小及其相对地理位置己确定的情况下,完成以下设计内容: (1)制订网络可能的接线方案: (2)根据负荷情况,确定发电机组及主变容量: (3)选择各方案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主接线,根据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摒弃显然 不合理的方案: (4)根据主接线方案选择合理的短路点进行短路计算,包括 1)三相短路起始次暂态电流的计算: 2)短路后指定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计算: 3)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点故障相电流和非故障相电压的计算: 4)对称和不对称短路后任意支路故障电流和节点电压的计算: (5)确定其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及发电厂、变电站的主要电气设备(PT、CT、断路器及隔离开关 等):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学大纲 中英文名称: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Comprehensuve Course Design of Power System 课程编码:S105179 学 分:2 学时或周数:2 周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开课单位: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必修课程。主要通过一个实际工程 的设计,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概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发 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等专业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理论和仿真计算使学生掌握电力 系统三大计算的基本方法,深化学生对电力系统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 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遇到具体技术问题时如何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 能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技术与经济全面考虑问题的观点,是对学生进行设计技能、计算、 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的初步训练。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 (1)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有一般性的全面了解。 (2)使学生深入了解电力系统各主要元件的特性、数学模型和相互的关系,为进一步掌握和研 究电力系统分析和运行问题提供良好的基础。 (3)使学生学会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使学生在电力系统方面的工程计算能 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 (4)使学生对电力系统工程设计中一次设备的选型方案及原则有一定的掌握。 (5)使学生了解技术经济比较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获得有关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 (6)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中各元件的基本性能、基本工作原理及基本参数,能够 合理的选择继电保护方案,掌握继电保护的整定值计算方法。 二、课程设计内容 1、原始资料: (1)电源点和负荷点的相对地理位置; (2)发电厂装机容量、额定电压和功率因数; (3)各负荷点的最大最小负荷、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和额定电压等。 2、设计基本内容: 在电源电压等级和负荷大小及其相对地理位置已确定的情况下,完成以下设计内容: (1)制订网络可能的接线方案; (2)根据负荷情况,确定发电机组及主变容量; (3)选择各方案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主接线,根据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摒弃显然 不合理的方案; (4)根据主接线方案选择合理的短路点进行短路计算,包括: 1)三相短路起始次暂态电流的计算; 2)短路后指定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计算; 3)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点故障相电流和非故障相电压的计算; 4)对称和不对称短路后任意支路故障电流和节点电压的计算; (5)确定其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及发电厂、变电站的主要电气设备(PT、CT、断路器及隔离开关 等);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