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6章冲压工艺过程设计 623工序顺序的安排 各冲压工序的先后顺序,主要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工序性质、材料的变形规律及冲压 件的精度和定位要求来安排。安排的一般原则为 (1)所有的孔,只要其形状和尺寸不受后续工序的变形影响,都应在平板坯料上冲出。 因为在立体冲压件上冲孔时操作不方便,定位困难,模具结构复杂。另外,先冲的孔还可 以作为后续工序的定位孔。 (2)对于带孔(缺)的平板冲裁件,如果采用单工序模,一般先落料再冲孔(缺):若选用 级进工序,则先冲孔(缺)后落料。 (3)对于带孔的弯曲件,应参照弯曲件的工艺性分析安排冲孔工序,当孔径与变形区 或孔与基准面有较高要求时,应先弯曲后冲孔。除此之外,一般情况下都应先冲孔后压弯。 (4)对于带孔(缺)的拉深件,一般先拉深后冲孔(缺)。对于带底孔的拉深件,当孔径要 求不高时,可先冲孔后拉深。即使孔径要求较高(如图63所示,为使确定的工序顺序有利 于发挥材料的塑性,以减少工序数量,也可采取先冲孔后拉深,最后修边达到要求。 (5)对于多角弯曲件,应从材料变形区的相互影响和弯曲时坯料偏移走向两方面安排 先后弯曲的顺序。一般先弯外角后弯内角 (6)对于复杂旋转体拉深件,一般按由大到小顺序进行拉深(先拉出大尺寸的外形,后 拉深小尺寸的圆筒)。对于非旋转体复杂形状的拉深件,为便于材料的变形流动,应先成形 内部形状再拉深外部形状。 (7)附加的整形工序、校平工序,应安排在基本成形之后。热处理及酸洗工序,一般 安排在多次拉深工序中间或压弯工序之前。 624工序件半成品形状与尺寸 工序件/半成品是坯料和成品制件之间的过渡件。每个工序件/半成品都可分为两个组成 部分:已成形部分—一形状和尺寸与成品制件相同:待成形部分一一形状和尺寸与成品制 件不同(是过渡性的)。这些过渡性的尺寸和形状,虽然在冲压加工完成后会完全消失,但 对每道工序的成形及整个冲压件的质量却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工序件/半成品形状尺寸的 确定是冲压工艺方案确定的重点内容之 图68所示为气阀罩的冲压工艺过程。第2次拉深工序之后,形成了直径为∫16.5的 圆筒形部分,这部分形状和尺寸在以后的加工过程中不再发生变化。在确定工序件/半成品 尺寸时,必须使被这部分隔开的两端的材料面积正好等于以后各道工序里形成制件相应部 分的面积。为了使第3次拉深(反拉深成为可能),将第2道工序得到的工序件/半成品底部 做成球面,以储存较多的材料。显然如果第2道工序得到的工序件/半成品底部为平面,则 需要用胀形方法成形,就可能造成制件底部开裂第 6 章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 197 6.2.3 工序顺序的安排 各冲压工序的先后顺序,主要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工序性质、材料的变形规律及冲压 件的精度和定位要求来安排。安排的一般原则为: (1) 所有的孔,只要其形状和尺寸不受后续工序的变形影响,都应在平板坯料上冲出。 因为在立体冲压件上冲孔时操作不方便,定位困难,模具结构复杂。另外,先冲的孔还可 以作为后续工序的定位孔。 (2) 对于带孔(缺)的平板冲裁件,如果采用单工序模,一般先落料再冲孔(缺);若选用 级进工序,则先冲孔(缺)后落料。 (3) 对于带孔的弯曲件,应参照弯曲件的工艺性分析安排冲孔工序,当孔径与变形区 或孔与基准面有较高要求时,应先弯曲后冲孔。除此之外,一般情况下都应先冲孔后压弯。 (4) 对于带孔(缺)的拉深件,一般先拉深后冲孔(缺)。对于带底孔的拉深件,当孔径要 求不高时,可先冲孔后拉深。即使孔径要求较高(如图 6.3 所示),为使确定的工序顺序有利 于发挥材料的塑性,以减少工序数量,也可采取先冲孔后拉深,最后修边达到要求。 (5) 对于多角弯曲件,应从材料变形区的相互影响和弯曲时坯料偏移走向两方面安排 先后弯曲的顺序。一般先弯外角后弯内角。 (6) 对于复杂旋转体拉深件,一般按由大到小顺序进行拉深(先拉出大尺寸的外形,后 拉深小尺寸的圆筒)。对于非旋转体复杂形状的拉深件,为便于材料的变形流动,应先成形 内部形状再拉深外部形状。 (7) 附加的整形工序、校平工序,应安排在基本成形之后。热处理及酸洗工序,一般 安排在多次拉深工序中间或压弯工序之前。 6.2.4 工序件/半成品形状与尺寸 工序件/半成品是坯料和成品制件之间的过渡件。每个工序件/半成品都可分为两个组成 部分:已成形部分——形状和尺寸与成品制件相同;待成形部分——形状和尺寸与成品制 件不同(是过渡性的)。这些过渡性的尺寸和形状,虽然在冲压加工完成后会完全消失,但 对每道工序的成形及整个冲压件的质量却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工序件/半成品形状尺寸的 确定是冲压工艺方案确定的重点内容之一。 图 6.8 所示为气阀罩的冲压工艺过程。第 2 次拉深工序之后,形成了直径为 f 16.5 的 圆筒形部分,这部分形状和尺寸在以后的加工过程中不再发生变化。在确定工序件/半成品 尺寸时,必须使被这部分隔开的两端的材料面积正好等于以后各道工序里形成制件相应部 分的面积。为了使第 3 次拉深(反拉深成为可能),将第 2 道工序得到的工序件/半成品底部 做成球面,以储存较多的材料。显然如果第 2 道工序得到的工序件/半成品底部为平面,则 需要用胀形方法成形,就可能造成制件底部开裂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