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试卷代号:2212 座位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一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国文学通论(2) 试题 2013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书写规范,有错别字不得分。 1.中国的小剧场运动以 的形式进行艺术实验,建立起不同于新剧的话剧体 制,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 2.《灭亡》中的 是“恨”的化身,而李淑静是“爱”的化身。 3.以“淦女士”的笔名在创造社刊物上发表小说的作家是 4.1937年8月,《文学》、《文丛》、《中流》和《译文》四家上海著名的文学刊物合并为 《》。 5.20世纪末叶中国文学总的大背景是“ 为 6.曾与梅兰芳齐名,有“北欧南梅”美誉的戏剧家是 7.就爱情诗而言,郭沫若热烈,汪静之 ,徐志摩欢乐,闻一多执著,李金发则充满 异国情调。 8.《红岩》中的徐鹏飞、《林海雪原》中的 、《红日》中的张灵甫,是五六十年代 小说创作中最有影响的三个反面人物形象。 9.在马原的小说里,回到文学本身,主要意味着回到形式。 10.《 》和《中国一九五七》是两部个人化的理性而深刻的反思小 说。 1086试卷代号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国文学通论 试题 2013 年1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分数 I I I I I I I I 要求 z书写规范,有错别字不得分。 1.中国的小剧场运动以的形式进行艺术实验,建立起不同于新剧的话剧体 制,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 2. «灭亡》中的是"恨"的化身,而李淑静是"爱"的化身。 3. 在创 刊物上 表小 家是 4. 1937 年8 译 文 « »。 5. 20 中 国 二一 6. 北欧南 戏剧家是 7. 爱情诗而言 沫若热烈 -一 执著 李金发 异国情调。 8. «红岩》中的徐鹏飞、《林海雪原》中的、《红日》中的张灵甫,是五六十年代 小说创作中最有影响的三个反面人物形象。 趴在马原的小说里,回到文学本身,主要意味着回到形式。 10. « »和《中国一九五七》是两部个人化的理性而深刻的反思小 说。 1086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