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⑥清代的衰微期:清代的插花艺术渐趋停滞、衰微,但清初和中期人们对政局深感厌倦,故寄心于花 木之美,花市兴旺,种花赏花便成为一种时尚,并强调赏花要特别注意花卉性情。如“赏梅令人高、赏兰 令人幽、蕉与竹令人韵……”等。不仅眼鼻欣赏花的形、色、香,耳闻花木之声也是人间快事,如雨打芭 蕉、荷叶,风吹秋叶之声等。花与环境也要求相称,如梅旁的石宜古,松下的石宜拙等。品赏的方法除品 茗、晶画外,清人更将花自“人格化”进而“神化”。把有关的历代名人按其个性或事迹予以配称,作为 各花的花神,如正月梅花,花神是柳梦梅,二月:杏花,花神是杨玉环等。令人对各种花卉油然产生不同 的联想,更增加了赏花的情趣。沈复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论述有关插花的技术和方法,都 极有见地,他提出的“起把宜紧”、“瓶口宜清”等技巧,对插花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了促进作用。所谓“起 把宜紧”,即“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必于瓶口中一丛怒起,以不散漫、不挤轧、不靠瓶品为妙”。日本池, 坊流的“立华’’和“生花’’就采用这种“点”的插法。所谓“瓶口宜清”,“瓶口宜阔大不取窄小, 阔大都舒展。……花取参差,间以花蕊以免飞钹要盘之物。叶取不乱,梗取不强 清代的写景花和谐音造型花得到发展。由于盆景艺术的高度发展,插花艺术也受熏陶,不仅欣赏花材 枝条的自然美姿,还利用花材表现自然景色,采用写实手法把自然风光移人盆中。枫叶竹枝、乱草荆棘均 堪入选,以表现满山秋色,几条水草、两朵荷花表现荷塘淸趣等等,这就是当时风行的写景式插花,达到 能备风晴雨露,精妙人神”的境地,此外,清代沿袭旧俗,利用花材的谐音或意义,配合果蔬的天然色 泽进行造型,寓教于花,把清雅的插花艺术变为实用艺术,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如柏、柿、灵芝构成“百 事如意”,铜钱、拂尘、万年青、李子构成“前程万里”等等。年节吉庆,一律以吉祥为主题,这也是中 国插花异于他人之处。清末以后,中国插花逐渐沉沦,传统插花濒临绝迹。 ⑦现代插花的复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插花开始得以复苏,几经起落,终又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 始发展。1984年在中国台湾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古典插花艺术展览,奠定了当代花艺的基础。1989年中国 台湾花艺界又组团首次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FTD’世界大会暨世界杯花艺比赛。1987年与1989年,在 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上,祖国大陆才有了真正专题性插花展览和比赛,之后,中国 插花花艺协会、中国花卉协会和各级地方花卉协会组织相继举办的各种国际性的、全国性的插花艺术展览 与大赛,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插花花艺事业发展的进程 (2)日本插花日本的插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15世纪以前,日本插花主要是佛教寺庙内僧侣中流 传的佛前供花。相传6世纪时,中国的插花艺术随着佛教传人日本,发展为早期日本插花的始源 池 坊”插花。16-19世纪初为日本插花的黄金时代,这期间,日本太平盛世,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插花也从 僧侣、贵族阶层人士中进入平民百姓家。池坊的“立华”不断完善,插花著作先后问世,如《池坊专应口 传书》、《立花大全》、《抛人花传书》等。但立华愈趋豪华,一般百姓难以接受。随着茶道的流行,又出现 简朴素雅的抛人花(俗称荼花),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为三主枝结构的“生花”。从此,插花在日本得以普及, 池坊流也于此时开始分出不同的流派。中国唐代插花的风俗传人日本,日本的皇室贵族们也仿效中国举办 “花御会”(即插花展览)、“七瓶花赛”、斗草等,使日本的插花从佛寺供花逐渐转向宫廷和民间。我国袁 宏道的瓶史》被日本插花界奉为经典,还因而产生了“宏道派”。 20世纪随着西洋花卉的引进和西方思想的影响和冲击,原来保守的池坊流的追随者另立流派,派生出 多个流派,其中较有影响的如“小原流”(1911年创立)、草月流等。小原云心受到当时流行的中国盆景和 清代写景式插花手法的影响,又吸收了西洋花卉的色彩,把原来立华和生花那种“点”的插法改为“面 的插法,自行设计了圆形浅盆,把自然景色移入盆中,称为“盛花”,从此盛花开始流行。1930年以“草 月流”为首的几个新兴流派创造新花型,大胆尝试非植物材料和各种新奇插法,不拘泥形式,是日本插花 界标新立异的新流派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插花界也进入了低谷,花道濒于崩溃。二次大战后的日本沦为战败国,插 花更无人问津。但是,美国驻军开进日本,给日本插花带来了起死回生的转机,首先是“草月流”,随后 其他各流派也都开始复苏、改革、组合与活跃起来。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插花传人北美,世界各地热爱 插花的女士们成立了“国际插花协会”,加强了各国的文化交流。现在各流派都在外国设立培训分部,大 大促进了插花的国际交流和普及。 2.西方插花的起源与发展西方插花源自古埃及,这在西方插花著作和部分中文插花书刊中都有此 提法,其根据是公元前2500年埃及贝尼哈桑壁上的睡莲瓶壁画,并在墓中发现有鲜花随葬。据说古埃及⑥清代的衰微期:清代的插花艺术渐趋停滞、衰微,但清初和中期人们对政局深感厌倦,故寄心于花 木之美,花市兴旺,种花赏花便成为一种时尚,并强调赏花要特别注意花卉性情。如“赏梅令人高、赏兰 令人幽、蕉与竹令人韵……”等。不仅眼鼻欣赏花的形、色、香,耳闻花木之声也是人间快事,如雨打芭 蕉、荷叶,风吹秋叶之声等。花与环境也要求相称,如梅旁的石宜古,松下的石宜拙等。品赏的方法除品 茗、晶画外,清人更将花自“人格化”进而“神化”。把有关的历代名人按其个性或事迹予以配称,作为 各花的花神,如正月梅花,花神是柳梦梅,二月:杏花,花神是杨玉环等。令人对各种花卉油然产生不同 的联想,更增加了赏花的情趣。 沈复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论述有关插花的技术和方法,都 极有见地,他提出的“起把宜紧”、“瓶口宜清”等技巧,对插花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了促进作用。所谓“起 把宜紧”,即“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必于瓶口中一丛怒起,以不散漫、不挤轧、不靠瓶品为妙”。日本池, 坊流的“立华’’和“生花’’就采用这种“点”的插法。所谓“瓶口宜清”, “瓶口宜阔大不取窄小, 阔大都舒展。……花取参差,间以花蕊以免飞钹要盘之物。叶取不乱,梗取不强……” 清代的写景花和谐音造型花得到发展。由于盆景艺术的高度发展,插花艺术也受熏陶,不仅欣赏花材 枝条的自然美姿,还利用花材表现自然景色,采用写实手法把自然风光移人盆中。枫叶竹枝、乱草荆棘均 堪入选,以表现满山秋色,几条水草、两朵荷花表现荷塘清趣等等,这就是当时风行的写景式插花,达到 “能备风晴雨露,精妙人神”的境地,此外,清代沿袭旧俗,利用花材的谐音或意义,配合果蔬的天然色 泽进行造型,寓教于花,把清雅的插花艺术变为实用艺术,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如柏、柿、灵芝构成“百 事如意”,铜钱、拂尘、万年青、李子构成“前程万里”等等。年节吉庆,一律以吉祥为主题,这也是中 国插花异于他人之处。清末以后,中国插花逐渐沉沦,传统插花濒临绝迹。 ⑦现代插花的复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插花开始得以复苏,几经起落,终又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 始发展。1984 年在中国台湾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古典插花艺术展览,奠定了当代花艺的基础。1989 年中国 台湾花艺界又组团首次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FTD'’世界大会暨世界杯花艺比赛。1987 年与 1989 年,在 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上,祖国大陆才有了真正专题性插花展览和比赛,之后,中国 插花花艺协会、中国花卉协会和各级地方花卉协会组织相继举办的各种国际性的、全国性的插花艺术展览 与大赛,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插花花艺事业发展的进程。 (2)日本插花 日本的插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15 世纪以前,日本插花主要是佛教寺庙内僧侣中流 传的佛前供花。相传 6 世纪时,中国的插花艺术随着佛教传人日本,发展为早期日本插花的始源——“池 坊”插花。16—19 世纪初为日本插花的黄金时代,这期间,日本太平盛世,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插花也从 僧侣、贵族阶层人士中进入平民百姓家。池坊的“立华”不断完善,插花著作先后问世,如《池坊专应口 传书》、《立花大全》、《抛人花传书》等。但立华愈趋豪华,一般百姓难以接受。随着茶道的流行,又出现 简朴素雅的抛人花(俗称茶花),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为三主枝结构的“生花”。从此,插花在日本得以普及, 池坊流也于此时开始分出不同的流派。中国唐代插花的风俗传人日本,日本的皇室贵族们也仿效中国举办 “花御会”(即插花展览)、“七瓶花赛”、斗草等,使日本的插花从佛寺供花逐渐转向宫廷和民间。我国袁 宏道的瓶史》被日本插花界奉为经典,还因而产生了“宏道派”。 20 世纪随着西洋花卉的引进和西方思想的影响和冲击,原来保守的池坊流的追随者另立流派,派生出 多个流派,其中较有影响的如“小原流”(1911 年创立)、草月流等。小原云心受到当时流行的中国盆景和 清代写景式插花手法的影响,又吸收了西洋花卉的色彩,把原来立华和生花那种“点”的插法改为“面” 的插法,自行设计了圆形浅盆,把自然景色移入盆中,称为“盛花”,从此盛花开始流行。1930 年以“草 月流”为首的几个新兴流派创造新花型,大胆尝试非植物材料和各种新奇插法,不拘泥形式,是日本插花 界标新立异的新流派。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插花界也进入了低谷,花道濒于崩溃。二次大战后的日本沦为战败国,插 花更无人问津。但是,美国驻军开进日本,给日本插花带来了起死回生的转机,首先是“草月流”,随后 其他各流派也都开始复苏、改革、组合与活跃起来。20 世纪 50 年代初日本插花传人北美,世界各地热爱 插花的女士们成立了“国际插花协会”,加强了各国的文化交流。现在各流派都在外国设立培训分部,大 大促进了插花的国际交流和普及。 2.西方插花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插花源自古埃及,这在西方插花著作和部分中文插花书刊中都有此 提法,其根据是公元前 2500 年埃及贝尼哈桑壁上的睡莲瓶壁画,并在墓中发现有鲜花随葬。据说古埃及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