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925年10月,五州#门层亲大会在羊国引日金山召开,成立致公党总部。1947年5日,中国致公尚在香港举行第 次代表大会,选举李济深为主席(未对外公开),陈其尤为副主席。 7.九三学牡 1944年底以来,重庆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的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经常在一起举行座谈会(一度你民主科学座谈 会)。1945年9月3日,座谈会改名为九三学社。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宣告正式成立。许德珩等当选为 理事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二二八起义失败后,为团结台湾各界人士坚持斗争,1947年8月,谢雪红等在香港酝酿成立政治组织。11月,台 湾民主自治同盟正式成立。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 子。它们所联系的和代表的不是单一阶级,而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人们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基础上的 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在它们的成员和领导骨干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 在中国的改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在抗战胜利以后,民主党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 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这些方面,同中国共产党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政纲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它们从成立的时候起,大多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 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地发展了议种关系 在战后进行国共谈判和召开政协会议时,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是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 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的。它们为政协会议的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还为维护政协协议进行过不懈的 努力。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尽管参加民盟的青年党、民主社会党跟随国民党跑了,民盟 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大多数人,在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伪“国民大会”和虚假的“多党政府”以及反对国民党 炮制的伪“宪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是同共产党站在一起的。它们还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 运动,在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中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 无论是在举行国共谈判、召开政协会议期间,还是在解放战争的进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及时向各民主党派通报 情况,认真听取它们的意见,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同它们进行协商,以便采取一致行动,中共一贯鼓励和支持各民主 党派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的斗争。同时,又十分注意尊重和维护其应有的政治地位和合理的利益。对于它们的桌 些不妥当的意见,则善意地提出批评,诚恳地帮助其进步。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还同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 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直接对他们进行工作。所以这些,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一)第三条道路的主张 中国的民主党派并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正如周恩来所说,“其组织成份又常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对派一直包含到 讲步分子” “而其中政治倾向又从君主立宪一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有”。由于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政治倾向,它 们自身就不能不在克服某些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地求得进步和发展 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中间路线”。他们认为,当时的形势是,国民党不能用武力 消灭共产党,共产党也不能用武力推翻国民党,这似乎为实行中间路线提供了干载一时的机会。周恩来在当时说 过:"民盟由于抗战特别由于政协的机缘,客观上一时造成了他在全国的第三党地位,使他中间许多领导人物代表 着中产阶级的想法,企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寻找出第三条道路。 中间路线的鼓吹者主张:在改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改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 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许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他们 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1925年10月,五洲洪门恳亲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成立致公党总部。1947年5月,中国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 次代表大会,选举李济深为主席(未对外公开),陈其尤为副主席。 7.九三学社 1944年底以来,重庆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的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经常在一起举行座谈会(一度称民主科学座谈 会)。1945年9月3日,座谈会改名为九三学社。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宣告正式成立。许德珩等当选为 理事。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二二八起义失败后,为团结台湾各界人士坚持斗争,1947年8月,谢雪红等在香港酝酿成立政治组织。11月,台 湾民主自治同盟正式成立。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 子。它们所联系的和代表的不是单一阶级,而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人们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基础上的 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在它们的成员和领导骨干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 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在抗战胜利以后,民主党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 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这些方面,同中国共产党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政纲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它们从成立的时候起,大多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 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地发展了这种关系。 在战后进行国共谈判和召开政协会议时,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是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 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的。它们为政协会议的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还为维护政协协议进行过不懈的 努力。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尽管参加民盟的青年党、民主社会党跟随国民党跑了,民盟 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大多数人,在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伪“国民大会”和虚假的“多党政府”以及反对国民党 炮制的伪“宪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是同共产党站在一起的。它们还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 运动,在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中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 无论是在举行国共谈判、召开政协会议期间,还是在解放战争的进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及时向各民主党派通报 情况,认真听取它们的意见,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同它们进行协商,以便采取一致行动。中共一贯鼓励和支持各民主 党派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的斗争。同时,又十分注意尊重和维护其应有的政治地位和合理的利益。对于它们的某 些不妥当的意见,则善意地提出批评,诚恳地帮助其进步。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还同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 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直接对他们进行工作。所以这些,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一)第三条道路的主张 中国的民主党派并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正如周恩来所说,“其组织成份又常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对派一直包含到 进步分子”,“而其中政治倾向又从君主立宪一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有”。由于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政治倾向,它 们自身就不能不在克服某些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地求得进步和发展。 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中间路线”。他们认为,当时的形势是,国民党不能用武力 消灭共产党,共产党也不能用武力推翻国民党,这似乎为实行中间路线提供了千载一时的机会。周恩来在当时说 过:“民盟由于抗战特别由于政协的机缘,客观上一时造成了他在全国的第三党地位,使他中间许多领导人物代表 着中产阶级的想法,企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寻找出第三条道路。” 中间路线的鼓吹者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 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许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他们 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