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新实践 “1000多元的手术费给报销了800多元。”拿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单的贵州省 赤水市天台乡农民胡生惠乐呵呵地说:“这抵得上卖一头猪的价喽!”胡生惠明显感觉到,这 几年,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是多”,娃子上学免费了,自己种田不交税了,农民也可以接受 免费技术培训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让老百姓切实得到了 实惠 共享发展成果:奠定和谐之基 2002年,桂林市秀峰区居民赵丽萍一家陷入了“黑暗”,丈夫病逝,两个女儿,一个刚 考上大学,另一个还在念中学。为了生计,她一个人打3份工,尽管有好心人的帮助,但生 活仍异常艰难。2006年,小女儿考入北京一所重点大学,作为秀峰区的困难户,她得到了 区政府的救助 2006年,秀峰区从财政拿出86万元,为271名家境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这一年,桂 林市12个县区,投放资金1.06亿元,为236万名困难者提供了帮助。包括城镇低保户、五 保户、农村特困户和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等方面的困难群众, 为特困人群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只是发展成果共享的体现之一。桂林市的变化也是全国 各地变化的一个缩影。几年来,人们越来越强烈的一个感受是:困难群体的生存权益日益受 到重视:政府执政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从强调经济增长向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政府财 政阿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倾斜,并显示出由过去的随机性向制度化转变。 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有目共睹。然而,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一些问题开始 陆续显现: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教育、医疗、文化等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住房、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短缺,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状况不容乐 观,等等。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仅影响着发展本身,而且对社会和谐带来危害。 如果说,过去我们更多注重的是如何做大“蛋糕”,那么在“蛋糕”做到一定程度后 如何让全体人民共享,成为新的历史课题。 几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从中央到地方惠民政策的实施。乡村道路和广播电视“村 村通”工程、农网改造工程等,改善了亿万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针对城市和部分农村出 台的低保制度,为众多困难群众解除了后顾之忧;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大头”的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试点的铺开,到2006年底,已为全国1451个县(市、区)41亿农民撑起保护伞;农 村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费和对困难家庭学生的课本、寄宿补贴,使得西部和部分中部地区共 5200万学生受益,今年还惠及全国15亿中小学生:而废除农业税,实施农业补贴,更成为 亿万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更加注重公平:体现和谐之魂2006年,在教育领域,有 两条关于“公平”的新闻备受人们关注:其一,当年秋季开学,沈阳市城区254所中小学 1977名教师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流动,由超编学校冋缺编学校流动,由优质学校冋弱质 学校流动,由城镇学校冋农村学校流动。沈阳市打算通过3年-6年的优质资源大流动,基 本实现中小学教师生源均衡配置:其二,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在全国“两会”上透露,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分省(区、市)招生计划将按全国各省(区、市)人口比例确定。他表示,对 生源质量的追求绝不以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 除了教育公平,各地政府还普遍加大了进城农民工在就业、劳动保险、最低工资标准等 方面的保障力度。不少城市废除了在就业上“先本地后外地”的歧视做法,自觉接纳外来人 口:农民工输出大省河南在北京市推出了方便农民工看病的“农民工医院”:深圳市为长期 在该市工作的农民工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促进农民工在城市“变身生根”。而广西等10多个 省(区、市)相继依法制订的交通事故“城乡同命同价”的规定,无疑是对“生命平等”理念 的彰显 此外,国家近年来陆续制订措施,抑制垄断行业高薪,规范国企改革中管理层持股行为,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新实践 “1000 多元的手术费给报销了 800 多元。”拿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单的贵州省 赤水市天台乡农民胡生惠乐呵呵地说:“这抵得上卖一头猪的价喽!”胡生惠明显感觉到,这 几年,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是多”,娃子上学免费了,自己种田不交税了,农民也可以接受 免费技术培训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让老百姓切实得到了 实惠。 共享发展成果:奠定和谐之基 2002 年,桂林市秀峰区居民赵丽萍一家陷入了“黑暗”,丈夫病逝,两个女儿,一个刚 考上大学,另一个还在念中学。为了生计,她一个人打 3 份工,尽管有好心人的帮助,但生 活仍异常艰难。2006 年,小女儿考入北京一所重点大学,作为秀峰区的困难户,她得到了 区政府的救助。 2006 年,秀峰区从财政拿出 8.6 万元,为 271 名家境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这一年,桂 林市 12 个县区,投放资金 1.06 亿元,为 23.6 万名困难者提供了帮助。包括城镇低保户、五 保户、农村特困户和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等方面的困难群众。 为特困人群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只是发展成果共享的体现之一。桂林市的变化也是全国 各地变化的一个缩影。几年来,人们越来越强烈的一个感受是:困难群体的生存权益日益受 到重视;政府执政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从强调经济增长向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政府财 政阿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倾斜,并显示出由过去的随机性向制度化转变。 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有目共睹。然而,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一些问题开始 陆续显现: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教育、医疗、文化等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住房、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短缺,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状况不容乐 观,等等。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仅影响着发展本身,而且对社会和谐带来危害。 如果说,过去我们更多注重的是如何做大“蛋糕”,那么在“蛋糕”做到一定程度后, 如何让全体人民共享,成为新的历史课题。 几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从中央到地方惠民政策的实施。乡村道路和广播电视“村 村通”工程、农网改造工程等,改善了亿万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针对城市和部分农村出 台的低保制度,为众多困难群众解除了后顾之忧;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大头”的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试点的铺开,到 2006 年底,已为全国 1451 个县(市、区)4.1 亿农民撑起保护伞;农 村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费和对困难家庭学生的课本、寄宿补贴,使得西部和部分中部地区共。 5200 万学生受益,今年还惠及全国 1.5 亿中小学生;而废除农业税,实施农业补贴,更成为 亿万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更加注重公平:体现和谐之魂 2006 年,在教育领域,有 两条关于“公平”的新闻备受人们关注:其一,当年秋季开学,沈阳市城区 254 所中小学 1977 名教师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流动,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由优质学校向弱质 学校流动,由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沈阳市打算通过 3 年-6 年的优质资源大流动,基 本实现中小学教师生源均衡配置;其二,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在全国“两会”上透露,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分省(区、市)招生计划将按全国各省(区、市)人口比例确定。他表示,对 生源质量的追求绝不以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 除了教育公平,各地政府还普遍加大了进城农民工在就业、劳动保险、最低工资标准等 方面的保障力度。不少城市废除了在就业上“先本地后外地”的歧视做法,自觉接纳外来人 口:农民工输出大省河南在北京市推出了方便农民工看病的“农民工医院”:深圳市为长期 在该市工作的农民工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促进农民工在城市“变身生根”。而广西等 10 多个 省(区、市)相继依法制订的交通事故“城乡同命同价”的规定,无疑是对“生命平等”理念 的彰显。 此外,国家近年来陆续制订措施,抑制垄断行业高薪,规范国企改革中管理层持股行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