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CN202244083U 说明书 3/4页 [0028] 内翼扭簧(2)长25cm,线径9.9mm,簧管直径35mm,管匝之间不留空隙。内翼扭簧 内臂(1)长20mm,内翼扭簧外臂(4)长度为150cm,内翼扭簧外臂(3)长160cm并据此长度 确定其弧度。内翼扭簧外臂竖条(11)长度为70cm。 [o029]外翼扭簧(8)长25cm,线径3mm,簧管直径10mm,管匝之间不留空隙。外翼扭簧外 臂(10)长150cm,外翼扭簧外臂(9)长170cm并据此长度确定其弧度。 [0030] 弹簧手柄横臂(12)长30cm,竖臂(13)长30cm,弹簧线径3.5mm,簧管直径15mm, 管匝之间不留空隙。拉绳(图五、六中的25)采用摩托车的刹车线造型,线径3.3m,长度 228cm. [0031] 长方形背架(图四)长70cm、宽50cm。背架竖条为圆形线材,线径34.9mm,使得内 翼扭簧(2)正好能套进去并能自如转动。 [0032]翅膀骨架平翼展开时的翼展达650Cm,翅膀骨架的宽度70cm,翅膀骨架配上仿生 的羽毛宽度可达100-120cm(仿生羽毛另案申请专利)。这种尺寸源于生物学界对一种在南 美发现的最大史前鸟类化石的研究发现:这种大鸟的翅膀翼展在640Cm左右,体重在70公 斤左右,个头和人相似,以跑动方式扑翼起飞。模拟这种鸟的翅膀尺寸比例能够使人力较充 分和耐久地发挥,并使得扑翼达到较大的升力。内翼扭簧内臂(1)和内翼扭簧外臂(3、4)夹 角为90°,在扑翼的过程中,手左右摆动的角度可以不超过90°,手臂也不用伸展开来,而 是屈肘运动。手臂借助弹性手柄的弹性力量和比手臂更宽的手柄力臂,可以自如地带动相 应翅膀在90°方位内扑动。这样,手的运动自然、省力,不容易疲劳,能长时间扑翼。另外, 拉绳(25)设计成通过套在手柄上的滑轮(17)与手柄连接成一体,脚下蹬时可以大大增强 手柄合拢的力量,从而增强翅膀下扑的力量,减轻手的用力程度。 [0033]整个装置使用的所有材质均可以采用普通的弹簧钢,但从减轻重量和性价比来考 虑,整体采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或碳纤维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碳纤维的优点是比玄武 岩纤维复合材料更轻,强度更高,但是不绝缘,在耐高温和低温、防火防辐射方面不如玄武 岩纤维复合材料,同时碳纤维价格较高,还被日美欧各国封锁对我国出口,原料来源受限。 玄武岩复合材料可以耐高温和低温、防火、绝缘、防辐射,重量比碳纤维重但是比钢材轻且 强度比钢材大。玄武岩复合材料在国内的生产技术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特平,产品 的供应充足。因此,首选的材质是玄武岩纤维的各种复合材料。 [0034]内翼扭簧和外翼扭簧由于它们的尺寸不同因而弹性系数也不同,同时采用的材质 不同也必然导致弹性系数的不同。内翼扭簧由于线径和管径较粗,弹性系数设定较大,在手 柄拉动翅膀骨架的传动中主要起缓冲作用。而外翼扭簧的弹性系数则必须设定得较低,以 使外翼骨架上扬时因为空气阻力而自然下垂成一定角度,从而减少翅膀上扬的阻力。内外 翼扭簧的弹性系数的设定,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材质的不同而具体调试准确。 [0035]内翼扭簧外臂(3、4)外侧的一对突触条(6),控制住了外翼扭簧骨架上扬的角度, 使外翼下扑时一直保持与内翼的平直角度,从而保证翅膀下扑时形成的升力最大。 [0036]起飞前,将方形背架(图四)背在身上,两条肩部安全带(20、21)、腰部安全带 (22)、臀部安全带(23)在相应的身体部位绑好。双手套进两个手柄之中,弹簧手柄的内竖 条(13)压在手臂内侧,手柄中间的两条平行的护带(14、15)分别压在手臂的上廉穴位和腕 部,手抓住弹簧手柄的外竖条(16)。为了增加手柄的舒适感和减轻手的疲劳程度,可以在弹 簧手柄的内竖条(13)、两条护带(14、15)、外竖条(16)上分别套上泡棉。起飞前拉绳(2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