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6)了解介质镜像线、H型波导的结构与传输特性 7)熟悉光纤的传输原理,了解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异同点:掌握光纤的而主 要参数:光波波长、相对折射率、折射率分布因子和数值孔径等:了解光 纤的损耗、色散、零色散单模光纤的原理、光纤的应用领域(★) ◇作业内容: 带状线模式的分析,微带线有效介电常数的计算,微带线的设计,耦合微带 线的分析计算:光纤单模工作范围的计算:零色散光纤的原理分析 ◇讨论内容: 如何利用仿真软件,实现微带线的设计 ◇自学拓展: 微带线与同轴接头的连接方法及工程应用 5.徽波网络基础(9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 5.1等效传输线 5.2单▣网络 5.3双口网络的阻抗与传输矩阵 5.4散射矩阵与传输矩阵 5.5多口网络的散射矩阵 5.6网络参数的测量 ◇目标及要求: 1)了解等效电压和等效电流的概念及其应用 2)掌握模式等效传输线的概念与等效传输线 3)熟悉单口网络的定义及其分析:归一化电压与电流定义及意义(△) 4)了解阻抗和导纳各参数的定义及其与网络性质的关系:转移矩阵各参数的定义 及其与网络性质的关系、三种参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5) 掌握散射矩阵各参数的定义、意义及其与网络性质的关系:传输矩阵各参数的 定义及其与网络性质的关系:熟悉各种参数之间的相互转换:工程上的插入损 耗、回波损耗、隔离度等参数与散射参数的关系(★) 6)了解多端口网络散射参数的定义、性质:掌握无耗网络幺正性(★) 7)了解网络参数的测量方法 令作业内容: 给定网络计算阻抗矩阵或导纳矩阵、散射矩阵:利用A矩阵的级联特性计算多 网络级联后的网络参数:利用网络参数计算输入阻抗、反射系数以及满足无反 射条件等:证明无耗网络的么正性。 ◇讨论内容: 如何用网络参数理论来理解枝节匹配的原理 ◇自学拓展: 网络参数测量及工程应用 6.微波无源器件(9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 6.1连接匹配元件等效传输线 6.2功率分配器件 6.3微波谐振器件 6.4微波铁氧体器件 6.5多口网络的散射矩阵 6.6网络参数的测量 ◇目标及要求: 1)了解短路负载、匹配负载、失配负载:波导接头、衰减元件和相移元件、转换 接头;螺钉调配器、多阶梯阻抗变换器、渐变型阻抗变换器等器件的结构及工6) 了解介质镜像线、H 型波导的结构与传输特性 7) 熟悉光纤的传输原理,了解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异同点;掌握光纤的而主 要参数:光波波长、相对折射率、折射率分布因子和数值孔径等;了解光 纤的损耗、色散、零色散单模光纤的原理、光纤的应用领域()  作业内容: 带状线模式的分析,微带线有效介电常数的计算,微带线的设计,耦合微带 线的分析计算;光纤单模工作范围的计算;零色散光纤的原理分析  讨论内容: 如何利用仿真软件,实现微带线的设计  自学拓展: 微带线与同轴接头的连接方法及工程应用 5. 微波网络基础(9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 5.1 等效传输线 5.2 单口网络 5.3 双口网络的阻抗与传输矩阵 5.4 散射矩阵与传输矩阵 5.5 多口网络的散射矩阵 5.6 网络参数的测量 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等效电压和等效电流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掌握模式等效传输线的概念与等效传输线 3) 熟悉单口网络的定义及其分析;归一化电压与电流定义及意义() 4) 了解阻抗和导纳各参数的定义及其与网络性质的关系;转移矩阵各参数的定义 及其与网络性质的关系、三种参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5) 掌握散射矩阵各参数的定义、意义及其与网络性质的关系;传输矩阵各参数的 定义及其与网络性质的关系;熟悉各种参数之间的相互转换;工程上的插入损 耗、回波损耗、隔离度等参数与散射参数的关系() 6) 了解多端口网络散射参数的定义、性质;掌握无耗网络幺正性() 7) 了解网络参数的测量方法  作业内容: 给定网络计算阻抗矩阵或导纳矩阵、散射矩阵;利用 A 矩阵的级联特性计算多 网络级联后的网络参数;利用网络参数计算输入阻抗、反射系数以及满足无反 射条件等;证明无耗网络的幺正性。  讨论内容: 如何用网络参数理论来理解枝节匹配的原理  自学拓展: 网络参数测量及工程应用 6. 微波无源器件(9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 6.1 连接匹配元件等效传输线 6.2 功率分配器件 6.3 微波谐振器件 6.4 微波铁氧体器件 6.5 多口网络的散射矩阵 6.6 网络参数的测量 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短路负载、匹配负载、失配负载;波导接头、衰减元件和相移元件、转换 接头;螺钉调配器、多阶梯阻抗变换器、渐变型阻抗变换器等器件的结构及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