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早期批处理阶段 50年代末~60年代中(晶体管):利用磁带把若干个作业分类编成 作业执行序列,每个批作业由一个专门的监督程序(Monitor)自动依 次处理。可使用汇编语言开发。 ● 批处理中的作业的组成: 一用户程序 数据 -作业说明书(作业控制语言) 批: 一供一次加载的磁带或磁盘,通常由若干个作业组装成,在处理中 使用一组相同的系统软件(系统带) 两种批处理方式 一联机批处理 脱机批处理 电子科技大学刘民岷 操作系统发展历史 4电子科技大学 刘民岷 4 2、早期批处理阶段 操作系统发展历史 -- 50年代末 ~ 60年代中(晶体管):利用磁带把若干个作业分类编成 作业执行序列,每个批作业由一个专门的监督程序(Monitor)自动依 次处理。可使用汇编语言开发。 • 批处理中的作业的组成: – 用户程序 – 数据 – 作业说明书(作业控制语言) • 批: – 供一次加载的磁带或磁盘,通常由若干个作业组装成,在处理中 使用一组相同的系统软件(系统带) • 两种批处理方式 – 联机批处理 – 脱机批处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