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Culture文化 使读之《易经·系辞》五十三 子日:“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这句话作为这一章节的结尾,直译过来是:孔子说,“了 其子 解《易经》的变化道理的人,岂不就能知道神的所做所为了 吗!”作为对这一章中前面大段文宇所阐释的卜卦的过程 方法的总结,这一句结语落在了对《易经》强大力量的引甲 知 上,知道之人必知神 现在很多人对《易经》的认知,最直接的看法就是这是 本能算卦的书。其实《易经》的內容很简短,只讲了六十 四卦而并没有讲八卦。而记录算卦最原始的文献是《易传》 《易传》是一个续称,它包括了十篇解释《易经》的文献,这 十篇文献日后被称为“十翼”,《系辞》也是其中之一。我们 现在通常讲的《易经》是指《周易》而言,《易经》和《易 传》同属于《周易》,但却分属于不同的朝代:《易经》约成 书于公元前12世纪的殷末周初,是中国古代卜官(或史官) 在长期积累起来的十分丰富的卜筮记录基础上编纂而成的一 多 部占筮书;而《易传》约成书于春秋到战国中叶,主要是当 时的一些学者为《易经》所作的解释和阐发,是对《易经》 内 卦画、卦象、卦辞、爻辞的诠释,在时代上至少也要晚于《易 经》几百年,两者是不同时期、不同思想体系的作品。在《易 》的基础上,《易传》是后辈贤哲们多方思考的结果,融 合了很多哲学思想。大家熟悉的一些名言,比如“自强不息, 為 厚德载物”,很多人都以为出自《易经》,其实严格讲是出自 《易传》的 《周易》二千多年来一直居“六经”、“十三经”、“众经” 之首,是中国古代极为重要的经典。《周易》今本和马王堆 乎 帛书本均包含《易经》和《易传》两部分。《周易》上下传 里还保留着不少古初卜辞遗下的痕迹,“十翼”却完全是后 本 人的创作。很多学者、方家提倡,研究《易经》,应该用历 史的眼光、分析的方法,不能将后人的解释简单作为经典的 释义,应该溯本求源,精细琢磨,不好古,不盲从,去探究 经典的本义。我想,这也是今人在学习、研究经典的过程中 小 之道者 所应秉持的治学精神吧! Think Tank May, 201081 2 0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up: /wwe cnki net©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