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要素供给量是随着要素价格变化而变化的。第一步:给定一个要素市场价格W,随即 确定了一个要素的全部收入,随即也就确定了一个预算线EK;第二步:要素价格变化,山 W0变为W1,随即也就确定了一个预算线山EK变为EK1;第三步:发现预算线绕着E点 顺时针旋转;第四步:引出下列概念 1、价格扩展线含义与图形 无差异曲线簇与相应的预算线的切点的集合为曲线PEP,可称为价格扩展线。这一图形 反映了自用资源数量1如何随着要素价格变化而变化,从而反映了要素供给量(它等于固定 资源总量减去自用资源量)如何随着要素价格变化而变化,即要素供给曲线的关系。 图形见322页92 2、要素供给曲线含义与图形 从价格扩展线可以得到要素供给曲线。方法如下:给定要素价格W,山图92可知, 预算线为EK0,从而最优自用资源量为10,于是可以得到一个要素供给量(L-),于是可以 得到要素供给曲线上一点(W0,L-l):重复数遍可得到无数个要素供给曲线上的点:将所 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即为要素的供给曲线。 下面分别讨论不同种类要素供给方面的特点。 第二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 劳动和闲暇的假定(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定义) 在消费者既定的时间资源中,我们假定: 消费者每天可以自山支配的时间为24小时-8小时睡眠=16小时; 2、消费者每天可以自山支配的时间用于劳动与闲暇,而闲暇时间只是用来享受,而不 用来干家务 在此假定之下,消费者每天可以自山支配的时间为24小时-8小时睡眠=16小时时间资 源怎么使用?换伺话说,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就是消费者如何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 二、劳动的供给曲线(劳动供给量的变化规律) 从9-5劳动供给曲线图中可以读出:劳动供给曲线与一般的供给曲线不同,即它有一段 向后弯曲”的部分。当工资较低时,随眷工资的逐步上升,劳动者会逐步减少闲暇,逐步 增加劳动供给量。但是,当工资涨到一定程度后,劳动的供给量不但不会逐步增加,反而会 逐步减少。这如何解释? 三、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分析 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会向后弯曲?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其实也就是闲暇商品的 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前倾斜。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劳动的供给就是闲暇的需求的反面。在时间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劳动供给的增加就 是闲暇需求的减少 劳动的价格——工资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增加了一单位时间的闲暇,意味着失去本来 可以得到的一单位劳动的收入——工资。于是工资也就是闲暇的价格 劳动供给量随工资而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也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而变 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加以说明。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闲暇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独特性所致。就一般商品而 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但闲暇商品则不同。从替 代效应来分析,山于替代效应,消费者会减少对它的购买,而转向其它替代品,这一点与其 它正常商品一样。但从收入效应來看,闲暇商品完全与众不同。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对于一 般商品,价格上升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下降,但闲暇价格的上升却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