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Il章Intemet//Intranet/xtranet 基于不同技术实现的园区网、企业网或运营商的网络,其规模可以大到跨越国界,小到仅 由几台PC机组成。 再次,Internet包括各种局域网技术和广域网技术,是一种非集中管理的松散型网络。 它打破了中央控制的网络结构,各网络成员可以独立处理内部事务,而与整个Internet无关。 关于Internet上的所提供的典型TCPAP应用在第I0章中已有详细的介绍,所以这里不 再重复。 11.1.5 下一代Internet(Internet ll) 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己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持续膨 胀和新型网络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现有的因特网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方面是现有的Internet 可扩展性差,P地址空间不够,将来会需要大量的公有地址(比如信息家电、移动终端、 工业传感器、自动售货机、汽车等对地址的需求),Pv4无法为急剧增长的用户群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是新的分布式多媒体在线应用(比如对服务质量和安全高度敏感的端到端实时语 音及视频应用),对Internet所带来的影响和问题己超出了目前Pv4所能解决的范围:这就 需要 一个新的网络体系结构,提供更高更完善的网络性能,包括更高的带宽、更高的服务 质量(QS)、可移动性和网络安全性、智能化的网络管理模式等等。另外还有无处不在的 信息与通信服务方式,都需要通过探索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愿,在这样的背景下,下 代Internet(Internet)应运而生。 下一代Internet由大学高级因特网发展联盟(U-CAID)于1998年提出,有170所大学 参加,致力于发展PV6、多终点传输、服务质量技术、数字图书馆及虚拟实验室等应用。 其中IPv6通过采用128位的地址空间替代Pv4的32位地址空间来扩充因特网的地址容量 使得P地址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不再成为限制网络规模的一个因素,同时在安全性、服务 质量及移动性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Pv6解决的不仅仅是P地址空间的问题,更重要的 是推动业务创新,使因特网能承担更多的任务,为以P为基础的网络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下一代internet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以Pv6为基础核心协议的下一代网络将成为国 家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并带动国民经济,从基础教有、科研、医疗、能源、交通、金融、 环保、工业到家电产业等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在人类社会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 不在的网络将提供无处不在的信息与通信服务。 11.1.6 Internet的接入方式 Internet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藏,用户要使用这些资源时,首先必须将自己的计算机接 入Internet,.一旦用户的计算机接入Intemet,便成为Internet中的一员,可以访问Internet 中提供的各类服务与丰富的信息资源。但面对如此规模庞大的Internet,用户从何处接入? 采用何种接入方式?这些肯定是同学们所关心的问题。第 11 章 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5 基于不同技术实现的园区网、企业网或运营商的网络,其规模可以大到跨越国界,小到仅 由几台 PC 机组成。 再次,Internet 包括各种局域网技术和广域网技术,是一种非集中管理的松散型网络。 它打破了中央控制的网络结构,各网络成员可以独立处理内部事务,而与整个 Internet 无关。 关于 Internet 上的所提供的典型 TCP/IP 应用在第 10 章中已有详细的介绍,所以这里不 再重复。 11.1.5 下一代 Internet(Internet II) Internet 的产生和发展已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持续膨 胀和新型网络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现有的因特网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方面是现有的 Internet 可扩展性差,IP 地址空间不够,将来会需要大量的公有地址(比如信息家电、移动终端、 工业传感器、自动售货机、汽车等对地址的需求),IPv4 无法为急剧增长的用户群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是新的分布式多媒体在线应用(比如对服务质量和安全高度敏感的端到端实时语 音及视频应用),对 Internet 所带来的影响和问题已超出了目前 IPv4 所能解决的范围;这就 需要一个新的网络体系结构,提供更高更完善的网络性能,包括更高的带宽、更高的服务 质量(QoS)、可移动性和网络安全性、智能化的网络管理模式等等。另外还有无处不在的 信息与通信服务方式,都需要通过探索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下一 代 Internet(Internet II)应运而生。 下一代 Internet 由大学高级因特网发展联盟(U-CAID)于 1998 年提出,有 170 所大学 参加,致力于发展 IPV6、多终点传输、服务质量技术、数字图书馆及虚拟实验室等应用。 其中 IPv6 通过采用 128 位的地址空间替代 IPv4 的 32 位地址空间来扩充因特网的地址容量, 使得 IP 地址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不再成为限制网络规模的一个因素,同时在安全性、服务 质量及移动性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IPv6 解决的不仅仅是 IP 地址空间的问题,更重要的 是推动业务创新,使因特网能承担更多的任务,为以 IP 为基础的网络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下一代 Internet 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以 IPv6 为基础核心协议的下一代网络将成为国 家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并带动国民经济,从基础教育、科研、医疗、能源、交通、金融、 环保、工业到家电产业等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在人类社会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 不在的网络将提供无处不在的信息与通信服务。 11.1.6 Internet 的接入方式 Internet 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藏,用户要使用这些资源时,首先必须将自己的计算机接 入 Internet,一旦用户的计算机接入 Internet,便成为 Internet 中的一员,可以访问 Internet 中提供的各类服务与丰富的信息资源。但面对如此规模庞大的 Internet,用户从何处接入? 采用何种接入方式?这些肯定是同学们所关心的问题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