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9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997年第5期 孔面积之比)R=20,10和5;模角a=60°,模孔定径带长度la=10mm为一定 挤压在室温下进行,挤压时挤压轴速度为0.17mm/s(即10 mm/min).挤压设备为49kN 材料实验机(5tMTS). 3实验结果与讨论 粘结剂中HPMC质量分数为10%、不同挤压比(R=5,10,20)时的可挤压上限成分曲线 (混合粉末的可挤压上限成分与粉末组成比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图中“。”表示可以顺利挤 压成形、制品外观无缺陷;“△”表示粉末从模孔挤出前,挤压力迅速上升,接近工模具的强度 极限,人为地中止了挤压(以下称此种情况为不能实现挤压);“×”表示挤压虽能进行,但成形 制品(圆棒)表面产生了宏观裂纹,制品为非健全;“口”表示虽能挤压,但成形品极软,保形性 差.定义与“×”或“△”相邻近的“。”点为混合粉末的可挤压上限成分,由图中可以看出,当挤 压比R=5时,成形上限成分以制品表面上出现宏观裂纹为标志;当挤压比R=20时,成形上 限成分以不能实现挤压为标志;而当挤压比R=10时,情形介于上述二者中间,即超过上限 成分时可能在制品表面上出现宏观裂纹,也可能出现不能实现挤压的情况, 96 =20 92 90 88 86 甘PMC content in binder:10 o 204060.801000204060801000204060¥ 80100 P(STN/% P(STN)/% (STN/% 图3不同挤压比的可挤压上限成分曲线 。表示挤压顺利,制品外观无缺陷;×表示制品有宏观裂纹 △表示不能实现挤压;口表示能挤压,但制品保形性差 混合粉末的含量超过可挤压上限成分(即粘结剂的含量低于最低需要量)时,上述由于挤 压比不同而变形行为不同的理由如下,当混合粉末的含量接近可挤压上限成分时,挤压负荷 随挤压比的增加而迅速上升,挤压比R=5时,不论是何种组成比的混合粉末,即使其含量达 到可挤压上限成分,所需最大单位挤压力也只有约5~20MPa,挤压变形区内静水压力很低, 粉末粘性体不容易被压结,因而当混合粉末的含量增加而超过可挤压上限成分时易在制品表 面出现裂纹;而当挤压比R=20时,所需最大单位挤压力可达200~250MPa,挤压变形区内 静水压力很高,粉末粘性体在高压作用下易产生脱水现象,脱水又导致粘结剂含量降低,所需 挤压压力上升,如此不利影响交互作用而导致不能实现挤压 比较图3中不同挤压比的可挤压上限成分曲线可知,对于纯二氧化锆粉末或不锈钢粉末 含量较低的混合粉末,挤压比R=10的可挤压上限成分高于R=5,20的情形,· ·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年 第 期 孔 面积之 比 , 和 模 角 。 , 模孔 定 径带长度 为一定 挤 压 在 室 温 下 进 行 , 挤 压 时挤 压 轴 速 度 为 “ 即 对 挤压设备为 材料 实验机 实验结果与讨论 粘结 剂 中 质量 分数为 、 不 同挤压 比 , , 时 的 可挤 压 上 限成分 曲线 混合 粉末 的可 挤压上 限成分 与粉末 组成 比关 系 曲线 如 图 所示 图 中 “ ” 表示 可 以 顺利挤 压成 形 、 制 品外 观 无缺 陷 “ △ ” 表示 粉 末 从模 孔 挤 出前 , 挤压力 迅 速 上 升 , 接 近 工模具 的强度 极 限 , 人为地 中止 了挤压 以 下 称此 种情 况 为不 能实现挤压 “ ” 表示 挤压虽能进行 , 但成形 制 品 圆棒 表 面产 生 了宏 观 裂 纹 , 制 品 为非 健全 “ 口 ” 表示 虽 能挤 压 , 但 成形 品极 软 , 保形 性 差 定义 与 “ ” 或 “ △ ” 相邻近 的 “ ” 点为混合粉末 的可挤压上 限成分 由图 中可 以看 出 , 当挤 压 比 时 , 成形 上 限成分 以 制 品表 面上 出现宏观裂纹为标志 当挤压 比 时 , 成形 上 限成分 以 不 能实现挤压 为标志 而 当挤 压 比 时 , 情形 介于 上述二者 中间 , 即超 过 上 限 成分 时可 能在制 品表面上 出现宏观裂 纹 , 也 可能 出现不 能实现挤压 的情况 「 止 上 土 」「 一 一 , 上 上习 口 赶 」 文 上 一 一丁厂一 丫一 一 万一 · 艺日巨洲 五 一 写〔 二 , 牙 气引「于浪 一 只 一尺 一 一十一 十 炭目二卜 只蕊 一 一 门 一 弓一七 乞 土 ‘ 土 ‘ 一 人 少 」 一飞 丁 - ,了 一 门「 「、 厂一篆 一 土 口 二 犷 、 「一 「「 尸、 丫 一 下一 「 平门 厂 盆 二一 一二 「「一「一 厂 一 一飞一 滩 「「一 丁一 犷一 一「一 生 」 上 蒙艾二二 「一丁尸 勺 卜 -了一 一 一 二巨 「二工 〔 自泣二 二二巨 上 上」 「 矛仁」 一 「〔…不二 卜 一 仁「井 匕 虹 红 上 一 一了厄 卜 一理二 「艺 二「’「一 〕江二「 一 二二二卫 了 广 「三 一 一 一 日汉 一 一 月「 「「 尹 一 「 一 一 「刃一一一 一 一 刁 「了丫一二 仁 「 江二「一下一 军 一 曰 一门 盯 巨 巨杯哪叮回 犷 几 应拭 万巨团区到 份一 一 一 一 厂 一 一了 一 巴竺 余链决月︵丫岁、 沪 瓜 试 从 图 不同挤压比的可挤压上限成分曲线 沪 。 表示挤压顺利 , 制品外观无缺陷 表示制品有宏观裂纹 △表示不能实现挤压 口 裹示能挤压 , 但制 品保形性差 混合粉末 的含量 超 过 可 挤压上 限成分 即粘 结剂 的含 量低于 最低需 要 量 时 , 上述 由于挤 压 比不 同而 变 形 行 为不 同 的理 由如 下 当混合粉末 的含 量 接 近 可 挤压上 限成分 时 , 挤压 负荷 随挤 压 比的增加 而 迅 速 上 升 挤 压 比 时 , 不 论是 何种组成 比的混合粉末 , 即使其含量 达 到 可 挤压 上 限成分 , 所需 最 大 单位挤 压力 也 只 有 约 一 , 挤压变形 区 内静 水压力很低 , 粉末粘性 体不容易被压结 , 因而 当混合粉末 的含量 增加而 超过可挤压 上 限成分 时易在制 品表 面 出现裂 纹 而 当挤压 比 二 时 , 所需 最 大 单位挤 压 力可 达 一 , 挤压 变 形 区 内 静水压力 很 高 , 粉末粘性体在 高压 作用下 易 产生脱 水现象 , 脱 水又 导致粘 结剂含量 降低 , 所需 挤压压力上 升 , 如此不 利影 响交互作 用 而 导致 不 能实现挤 压 比较 图 中不 同挤 压 比的可挤压上 限成 分 曲线 可 知 , 对于 纯二 氧 化错粉 末 或不 锈 钢粉末 含量 较低 的混合粉末 , 挤 压 比 二 的可 挤 压上 限成分高于 二 , 的情形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