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答:土壤水分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和重力水(2分)。 土壤颗粒具有很大表面积,在其表面可牢固地吸附一层或数层水分子,这部分水称为吸湿 水,其含量称为土壤吸湿量。当大气相对湿度达到100%时,吸湿量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吸 湿量或称为吸湿系数(2分)。 当土壤颗粒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即达到最大吸湿量时,土壤颗粒仍然可以吸附水 分,并形成一层水膜,这种水称为膜状水,膜状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最大分子 持水量(2分)。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毛管孔隙,毛管孔隙中的水分就是毛管水。根据地下水与毛管水是 否连接,可将毛管水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两种。毛管悬着水是指没有与地下水连通 时,保持在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其最大值称为田间持水量,通常作为灌溉水量定额的最高 指标。毛管上升水是指由于地下水借毛管引力的作用,从下向上移动,并保持在毛管中,其最 大值称为毛管持水量(2分)。 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时,如果继续供水,土壤中所有大小孔隙都将充满水,此时 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土壤饱和含水量,超出田间持水量的水就是重力水(2分)。 2.答: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温度、水分、空气、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其结构、组成成 分、性质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等类 型(4分)。 物理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冰、风等的机械作用,将岩石破碎成碎屑,但化学成分并不发 生任何变化,也称机械崩解作用。物理风化产生的产物颗粒比较粗,多为砂和石砾,有效养分 含量低(2分)。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空气(主要是CO2和O2)和水的参与下,进行的溶解与沉淀、水 化与脱水、水解与中和、氧化与还原等作用的总称。化学风化作用使岩石矿物中的一些元素损 失掉,另一些元素富集,从根本上改变矿物,形成完全新的矿物,即粘土矿物(2分)。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生 物风化导致风化产物养分富集、有机质含量提高,从而更适合生物生长繁殖(2分)。 490五、论述题{每题 0分,共 0分} 1.答:土壤水分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2分)。 土壤颗粒具有很大表面积,在其表面可牢固地吸附一层或数层水分子,这部分水称为吸湿 水,其含量称为土壤吸湿量。当大气相对湿度达到 0 0 %时,吸湿量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吸 湿量或称为吸温系数 2分)。 当土壤颗粒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即达到最大吸湿量时,土壤颗粒仍然可以吸附水 分,并形成一层水膜,这种水称为膜状水,膜状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最大分子 持水量 2分)。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毛管孔隙,毛管孔隙中的水分就是毛管水。根据地下水与毛管水是 否连接,可将毛管水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两种。毛管悬着水是指没有与地下水连通 时,保持在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其最大值称为田间持水量,通常作为灌溉水量定额的最高 指标。毛管上升水是指由于地下水借毛管引力的作用,从下向上移动,并保持在毛管中,其最 大值称为毛管持水量 2分)。 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时,如果继续供水,土壤中所有大小孔隙都将充满水,此时 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土壤饱和含水量,超出田间持水量的水就是重力水 2分)。 2. 温度 水分 其结 组成 分、性质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等类 4分)。 物理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冰、风等的机械作用,将岩石破碎成碎屑,但化学成分并不发 生任何变化,也称机械崩解作用。物理风化产生的产物颗粒比较粗,多为砂和石砾,有效养分 含量低 2分)。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空气(主要是 )和水的参与下,进行的溶解与沉淀、水 化与脱水、水解与中和、氧化与还原等作用的总称。化学风化作用使岩石矿物中的一些元素损 失掉,另一些元素富集,从根本上改变矿物,形成完全新的矿物,即粘土矿物 2分)。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生 物风化导致风化产物养分富集、有机质含量提高,从而更适合生物生长繁殖 2分)。 490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