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呼吸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①外呼吸: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③ 内呼吸三个环节。 5.(1)紧张性收缩,是其他运动形式的有效进行的基础;(2)分节运动,其意义有①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 混合,便于化学性消化进行:②使食糜与肠黏膜紧密接触,为吸收创造良好条件;③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 回流。(3)蠕动,把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前推进一步 6.醛固酮对肾脏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Ma的重吸收和促进对K的排泄,即“保钠排钾”作 用。其分泌的调节主要受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的作用,另外血浆中K+、Na浓度亦可直接作用 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影响醛固酮的合成与分泌 7.下丘脑分泌TRH,促进腺垂体分泌TSH,TSH促进甲状腺腺细胞合成分泌T3和T4,T3和T4反过来可以抑制腺垂体 分泌TSH. 8.快痛的特点:①发生快,消失也快,即潜伏期短,后作用也短:②是一种尖锐、针刺样刺痛:③定位清 楚;④常伴反射性的屈肌收缩 慢痛的特点是①潜伏期较长,持续时间也长;②是一种强烈的侥灼痛:③定位不太清楚;④常伴有情绪反应及 心血管、呼吸变化 五、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其分支末端膨大呈卵圆形,分别称为颈动脉窦、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2分) 当动脉血压升髙时,管壁被扩张,刺激了压力感受器,使其发放冲动频率增高,分别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 延髓心血管中枢,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降低,而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高,最终致心率减慢,心缩 力减弱、心排岀量减少,同时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性减弱,血管舒张,外周循环阻力降低,致血压下降。3分) 当动脉血压下降时,压力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传入神经冲动减少,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 活动加强,而心迷走中枢活动减弱,结果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心排出量増加,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 血压回升。(2分)压力感受器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其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1分) 2.主要外周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肽类三种。其中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 经节后纤维、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躯体运动神经纤维的末梢都释放乙酰胆碱(ACh):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末梢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支配消化道的部分外周神经纤维可释放肽类递质。(3分) 乙酰胆碱作用的受体属于胆碱受体,包括M型、N型二种;其中N型受体又包括N1、N2型两种亚型;去甲肾上腺 素作用的受体属于肾上腺素受体,包括a型(又分为a1型、a2型)和β型(又分B1和B2型)二种。(2分)4.呼吸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①外呼吸;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③ 内呼吸三个环节。     5.(1)紧张性收缩,是其他运动形式的有效进行的基础;(2)分节运动,其意义有①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 混合,便于化学性消化进行;②使食糜与肠黏膜紧密接触,为吸收创造良好条件;③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 回流。(3)蠕动,把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前推进一步。     6.醛固酮对肾脏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促进对K+的排泄,即“保钠排钾”作 用。其分泌的调节主要受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的作用,另外血浆中K+、Na+浓度亦可直接作用 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影响醛固酮的合成与分泌。 7.下丘脑分泌TRH,促进腺垂体分泌TSH,TSH促进甲状腺腺细胞合成分泌T3和T4,T3和T4反过来可以抑制腺垂体 分泌TSH.    8.快痛的特点:①发生快,消失也快,即潜伏期短,后作用也短;②是一种尖锐、针刺样刺痛;③定位清 楚;④常伴反射性的屈肌收缩。     慢痛的特点是①潜伏期较长,持续时间也长;②是一种强烈的侥灼痛;③定位不太清楚;④常伴有情绪反应及 心血管、呼吸变化。      五、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其分支末端膨大呈卵圆形,分别称为颈动脉窦、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2分)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管壁被扩张,刺激了压力感受器,使其发放冲动频率增高,分别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 延髓心血管中枢,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降低,而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高,最终致心率减慢,心缩 力减弱、心排出量减少,同时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性减弱,血管舒张,外周循环阻力降低,致血压下降。3分)      当动脉血压下降时,压力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传入神经冲动减少,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 活动加强,而心迷走中枢活动减弱,结果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心排出量增加,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 血压回升。(2分)压力感受器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其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1分)      2.主要外周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肽类三种。其中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 经节后纤维、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躯体运动神经纤维的末梢都释放乙酰胆碱(ACh);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末梢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支配消化道的部分外周神经纤维可释放肽类递质。(3分)     乙酰胆碱作用的受体属于胆碱受体,包括M型、N型二种;其中N型受体又包括N1、N2型两种亚型;去甲肾上腺 素作用的受体属于肾上腺素受体,包括α型(又分为α1型、α2型)和β型(又分β1和β2型)二种。(2分)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