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8 金属学与热处理 的合金,由于反应前的δ相较少,液相较多,所以在包晶反应结束后,仍残留一定量的液 相,这部分液相在随后冷却过程中结晶成奥氏体。可见,凡是含碳量在0.09%0.53%的合 金,都要经历包晶转变过程,而且不论在包晶转变前后转变过程如何,最终都要获得单相 奥氏体 对于含碳量低于0.09%的合金,在按匀晶转变凝固为δ固溶体之后,继续冷却时将在 NH与NJ线之间发生固溶体的同素异晶转变,转变为单相奥氏体。含碳量在0.53%~2.1% 之间的合金,按匀晶转变后,组织也是单相奥氏体 总之,含碳量低于2.11%的合金在冷却过程中,都可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得到单相的 奥氏体组织。这类合金叫做钢 应当指出,对于铁碳合金来说,由于包晶反应温度高,碳原子的扩散较快,所以包晶 偏析并不严重。但对于高合金钢来说,合金元素的扩散较慢,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包晶偏析。 323共晶转变(水平线EC尸 Fe-Fe3C相图上的共晶转变是在1148℃的恒温下,由含碳量为43%的液相转变为含碳 量为2.11%的奥氏体和含碳量为669%的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其反应式为 Lc←H,Y:+Fe3C 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称为莱氏体,用Ld表示。在莱氏体中,渗 碳体是连续分布的相,奧氏体呈短棒状分布在渗碳体的基体上。由于渗碳体很脆,所以莱 氏体是塑性很差的组织。 莱氏体中奥氏体与渗碳体的相对含量可用杠杆定律求出 6.69-4.30 100%=52% 6.69-2.11 含碳量在2.11%~669%之间的合金,都要进行共晶转变,这类合金叫做铸铁,因组织 中都含有莱氏体,并因断口呈银白色而叫做白口铸铁 其中,碳含量在2.11%~4.30%之间的合金叫亚共晶白口铸铁。这类合金由液相开始凝 固时,从BC线开始析出先共晶奥氏体,然后剩余液相在共晶温度通过共晶转变为莱氏体 先共晶奥氏体一般具有树枝晶的形貌。值得指出的是在共晶温度1148℃与共析温度77℃ 之间,先共晶奥氏体和共晶奧氏体中的碳含量都将从2.1%降至0.77%,并析出二次渗碳 体(用FeCn表示),随后又都在727℃转变为珠光体。 含碳量为43%~669%范围内的合金叫过共晶白口铸铁。这类合金冷却时,冷却到CD 线开始从液相中析出先共晶滲碳体,然后剩余液相在共晶温度通过共晶转变为莱氏体。先 共晶渗碳体呈板片状,也称为一次渗碳体(用FeC1) 324共析转变(PSK线) Fe-Fe3C相图上的共析转变是在727℃恒温下,由含碳量为0.77%的奥氏体转变为含碳 量为00218%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其反应式为 Ym→a,+FesC 共析转变的产物称为珠光体,用符号P表示。共析转变的水平线PSK,称为共析线或 共析温度,常用符号A1表示。凡是含碳量大于0.0218%的铁碳合金都将发生共析转变。·58· 金属学与热处理 ·58· 的合金,由于反应前的 δ 相较少,液相较多,所以在包晶反应结束后,仍残留一定量的液 相,这部分液相在随后冷却过程中结晶成奥氏体。可见,凡是含碳量在 0.09%~0.53%的合 金,都要经历包晶转变过程,而且不论在包晶转变前后转变过程如何,最终都要获得单相 奥氏体。 对于含碳量低于 0.09%的合金,在按匀晶转变凝固为δ 固溶体之后,继续冷却时将在 NH 与 NJ 线之间发生固溶体的同素异晶转变,转变为单相奥氏体。含碳量在 0.53%~2.11% 之间的合金,按匀晶转变后,组织也是单相奥氏体。 总之,含碳量低于 2.11%的合金在冷却过程中,都可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得到单相的 奥氏体组织。这类合金叫做钢。 应当指出,对于铁碳合金来说,由于包晶反应温度高,碳原子的扩散较快,所以包晶 偏析并不严重。但对于高合金钢来说,合金元素的扩散较慢,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包晶偏析。 3.2.3 共晶转变(水平线 ECF) Fe-Fe3C 相图上的共晶转变是在 1148℃的恒温下,由含碳量为 4.3%的液相转变为含碳 量为 2.11%的奥氏体和含碳量为 6.69%的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其反应式为 LC ←⎯⎯1148℃→ E γ +Fe3C 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称为莱氏体,用 Ld 表示。在莱氏体中,渗 碳体是连续分布的相,奥氏体呈短棒状分布在渗碳体的基体上。由于渗碳体很脆,所以莱 氏体是塑性很差的组织。 莱氏体中奥氏体与渗碳体的相对含量可用杠杆定律求出 wγ = 6.69 4.30 100% 6.69 2.11 − × − =52% F 3 w e C =1-52%=48% 含碳量在 2.11%~6.69%之间的合金,都要进行共晶转变,这类合金叫做铸铁,因组织 中都含有莱氏体,并因断口呈银白色而叫做白口铸铁。 其中,碳含量在 2.11%~4.30%之间的合金叫亚共晶白口铸铁。这类合金由液相开始凝 固时,从 BC 线开始析出先共晶奥氏体,然后剩余液相在共晶温度通过共晶转变为莱氏体。 先共晶奥氏体一般具有树枝晶的形貌。值得指出的是在共晶温度 1148℃与共析温度 727℃ 之间,先共晶奥氏体和共晶奥氏体中的碳含量都将从 2.11%降至 0.77%,并析出二次渗碳 体(用 Fe3CⅡ表示),随后又都在 727℃转变为珠光体。 含碳量为 4.3%~6.69%范围内的合金叫过共晶白口铸铁。这类合金冷却时,冷却到 CD 线开始从液相中析出先共晶渗碳体,然后剩余液相在共晶温度通过共晶转变为莱氏体。先 共晶渗碳体呈板片状,也称为一次渗碳体(用 Fe3CⅠ)。 3.2.4 共析转变(PSK 线) Fe-Fe3C 相图上的共析转变是在 727℃恒温下,由含碳量为 0.77%的奥氏体转变为含碳 量为 0.0218%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其反应式为 γ s←⎯⎯727℃→ αp +Fe3C 共析转变的产物称为珠光体,用符号 P 表示。共析转变的水平线 PSK,称为共析线或 共析温度,常用符号 A1表示。凡是含碳量大于 0.0218%的铁碳合金都将发生共析转变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