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02课程性质:必需 课内总学时:30实验学时:4课内上机学时:0设计学时:0课外上机学时:4 总学分:3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前修课程: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编写人:林海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必修课,同时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英语实践教学内容之 主要讲授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微生物检 测、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有机污染微生物治理的一般原理和技术、几种重点污染 行业废水的微生物处理工艺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用微生物工程技术治 理污染、净化环境的基本原理、方法、治理工艺和设备,同时掌握本课程常用术语的英语词 汇和科技英语的表达特点与方法。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不仅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 能力从事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的工程实践以及有关环境微生物专业英语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二、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实验的模式。考虑到学时数的限制,其中专业英语 实践部分以课上渗透词汇和课下阅读、翻译英语资料为主的模式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1环境微生物工程的由来1.2环境微生物涉及的技术系统1.3环境微生物工程涉及的学 科1.4环境微生物工程进展1.5怎样学习环境微生物工程课程 第一章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3学时) 21微生物的分类(1)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与命名(2)微生物的分类依据(3)微生物的 分类系统22细菌和放线菌(1)细菌细胞的形态和排列(2)细菌的大小(3)细菌细胞的 结构(4)细菌的繁殖(5)细菌的培养特征(6)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7)放线菌的繁殖(8) 放线菌的培养特征(9)放线菌的代表属2.3酵母菌(1)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2)酵母菌 的繁殖方式(3)酵母菌的培养特征(4)酵母菌的代表属24霉菌(1)霉菌的形态和结构 (2)霉菌的繁殖方式(3)霉菌的培养特征(4)霉菌的代表属 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理生化(2学时 3.1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营养类型和培养基(2)微生物的测 定和微生物的生长规律(3)微生物的培养方式和纯培养分离法(4)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 的影响3.2微生物的代谢(1)微生物的主要产能方式(2)营养物质的分解(3)细胞物质 的合成(4)代谢调节3.3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基因对遗传性状的控制(2)基因突变 (3)菌种选育和诱变(4)基因重组(5)基因工程(6)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态(2学时) 4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1)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生态学特点(2)土壤中的微5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02 课程性质: 必需 课内总学时:30 实验学时:4 课内上机学时:0 设计学时:0 课外上机学时:4 总学分: 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林海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必修课,同时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英语实践教学内容之 一。 主要讲授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微生物检 测、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有机污染微生物治理的一般原理和技术、几种重点污染 行业废水的微生物处理工艺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用微生物工程技术治 理污染、净化环境的基本原理、方法、治理工艺和设备,同时掌握本课程常用术语的英语词 汇和科技英语的表达特点与方法 。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不仅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 能力从事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的工程实践以及有关环境微生物专业英语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二、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实验的模式。考虑到学时数的限制,其中专业英语 实践部分以课上渗透词汇和课下阅读、翻译英语资料为主的模式。 第一章 绪论(2 学时) 1.1环境微生物工程的由来1.2环境微生物涉及的技术系统1.3环境微生物工程涉及的学 科 1.4 环境微生物工程进展 1.5 怎样学习环境微生物工程课程 第一章 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3 学时) 2.1 微生物的分类(1)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与命名(2)微生物的分类依据(3)微生物的 分类系统 2.2 细菌和放线菌(1)细菌细胞的形态和排列(2)细菌的大小(3)细菌细胞的 结构(4)细菌的繁殖(5)细菌的培养特征(6)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7)放线菌的繁殖(8) 放线菌的培养特征(9)放线菌的代表属 2.3 酵母菌(1)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2)酵母菌 的繁殖方式(3)酵母菌的培养特征(4)酵母菌的代表属 2.4 霉菌(1)霉菌的形态和结构 (2)霉菌的繁殖方式(3)霉菌的培养特征(4)霉菌的代表属 第二章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2 学时) 3.1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营养类型和培养基(2)微生物的测 定和微生物的生长规律(3)微生物的培养方式和纯培养分离法(4)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 的影响 3.2 微生物的代谢(1)微生物的主要产能方式(2)营养物质的分解(3)细胞物质 的合成(4)代谢调节 3.3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基因对遗传性状的控制(2)基因突变 (3)菌种选育和诱变(4)基因重组(5)基因工程(6)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态(2 学时) 4.1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1)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生态学特点(2)土壤中的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