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姣鉴大学试题专用纸(附页) 1.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A.血浆 B.淋巴液 C.组织液 D.房水E脑脊液 2.神经纤维上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该大于其 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 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 3.细胞在安静时,K+由膜内移向膜外,是通过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继发性主动转运E.出胞作用 4.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 A.红细胞比容增大B.红细胞比容减小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D.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E.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5.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生理作用 A.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B.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C维持细胞正常体积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E决定血浆总的渗透压 6.血型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 AA抗原B.B抗原 C.O抗原D.D抗原 E.H抗原 7.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A.时间阈值B.阙电位C.阈强度D.刺激的频率E.刺激的强度的变化率 8.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左心室容积最大 A.等容舒张期末 B.快速充盈期末 C.快速射血期末 D.心房收缩期末E.减慢充盈期末 9.实验中,夹闭兔双侧颈总动脉10-15秒后全身动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减少B.颈动脉窦受到缺氧刺激C.主动脉弓受到牵张刺激 D.颈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减少E.颈动脉窦受到牵张刺激 10.下列哪种情况下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动脉血压降低 B.血流变慢 C.搏出量减少 D.心肌收缩加强 E.心率变慢 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A.阈电位为—40mv B.静息电位仅为-70mvC.4期自动去极化速率快 D.0期去极速度快 E.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 12.真正有效的肺通气量是 A.潮气量B.每分通气量C.肺活量D.肺泡通气量E.时间肺活量 13.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 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B.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C.心室等容收缩期的容积或压力D.心室等容舒张期的容积或压力 E.大动脉血压 1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加强时 A.醛固酮释放减少 B.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C.肾脏排钠量减少 D.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E.交感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减少 15.关于促胃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促胃液素的细胞存在于胃体和胃底粘膜内 B.促胃液素对壁细胞有很强的剌激分泌作用 C.蛋白质消化产物及HC1是引起促胃液素释放的主要因素 共4页第2页试 题 专 用 纸(附页) ………………………………装………………………………订……………………………线…………………………… 1. 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A. 血浆 B. 淋巴液 C. 组织液 D. 房水 E. 脑脊液 2. 神经纤维上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该大于其 A. 相对不应期 B. 绝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 3. 细胞在安静时,K+由膜内移向膜外,是通过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继发性主动转运 E. 出胞作用 4. 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 A.红细胞比容增大 B.红细胞比容减小 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 D.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E.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5.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生理作用 A.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 B. 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 C.维持细胞正常体积 D.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E.决定血浆总的渗透压 6.血型 Rh 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 A.A 抗原 B. B 抗原 C. O 抗原 D. D 抗原 E. H 抗原 7.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A.时间阈值 B.阈电位 C.阈强度 D.刺激的频率 E.刺激的强度的变化率 8. 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左心室容积最大 A.等容舒张期末 B.快速充盈期末 C.快速射血期末 D.心房收缩期末 E.减慢充盈期末 9. 实验中,夹闭兔双侧颈总动脉 10-15 秒后全身动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 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减少 B. 颈动脉窦受到缺氧刺激 C. 主动脉弓受到牵张刺激 D. 颈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减少 E. 颈动脉窦受到牵张刺激 10. 下列哪种情况下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A.动脉血压降低 B.血流变慢 C. 搏出量减少 D.心肌收缩加强 E.心率变慢 11.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A.阈电位为—40mv B.静息电位仅为—70mv C.4 期自动去极化速率快 D.0 期去极速度快 E.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 12.真正有效的肺通气量是 A.潮气量 B.每分通气量 C.肺活量 D.肺泡通气量 E.时间肺活量 13.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 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B.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C.心室等容收缩期的容积或压力 D.心室等容舒张期的容积或压力 E.大动脉血压 14.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加强时: A.醛固酮释放减少 B.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C.肾脏排钠量减少 D.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 E.交感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减少 15. 关于促胃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产生促胃液素的细胞存在于胃体和胃底粘膜内 B. 促胃液素对壁细胞有很强的刺激分泌作用 C. 蛋白质消化产物及 HCl 是引起促胃液素释放的主要因素 共 4 页 第 2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