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二章小麦 第一节概述 、小麦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30~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1999年 全世界小麦的种植面积为2.142亿hm2,总产为578337kt。中国小麦的种植面积为029 亿hm2,在面积与产量上仅次于水稻,为第二大粮食作物,随着中国城乡的发展与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来愈加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小麦具有以下 生长特性与经济特性: 1.小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这是因为小麦对温光感应的特殊性与多样性。由于小麦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由冬性到春性的不同数量等级,使小麦具有秋播、春播的多种生 态类型,因此不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几乎一年四季的任何时候都有小麦生长。 2.营养价值高,加工特性好,小麦籽粒含有丰富的人类必需的蛋白质与氨基酸,并 与淀粉含量构成较合理的比例,是所有粮食作物中加工多样性与加工品质最好的作物 是可作多种主食和副食的加工原料 3.小麦籽粒含水量低,耐贮藏运输,生产过程可以高度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 产效率。 4.小麦在秋冬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可与其它作物 进行间、混、套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小麦生产育种期间自然灾害相对较少,产量比较稳定 6.小麦是多种轻工业及医药卫生的重要原料,副产品麦草与麸皮也是不可缺少的加 工原料和精粗饲料 中国小麦种植的历史 中国栽培小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麦(大、小麦)是中国古代“五谷”之一。历代 农书和文献资料都着重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发展小麦选种和种植技术方面所积累的丰 富经验,其中不少经验至今还有着实践上或理论上的价值。 (一)中国小麦种植起源 中国栽培小麦的历史悠久。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早在7000多年以前中国已栽培小 麦。在河南省陕县东关庙底沟原始社会遗址的红烧土台上有麦类印痕,距今约有7000 年。在甘肃省东灰山原始社会遗址的文化灰土层中发现小麦炭化籽粒,经中国科学院地 理研究所用lC测定,该遗址的年代被确认为距今5000±159年,其炭化的小麦籽粒 大都为短圆形,形态完整,胚部清楚,其中大粒型属于普通小麦,小粒型形似密穗小麦。 在安徽省毫县钓鱼台新石器遗址发现大量炭化普通小麦籽粒,遗址年代距今约5000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发现了麦作遗存,在距今3800年左右的孔雀河畔古墓沟墓地中,- - 1 第二章 小 麦 第一节 概 述 一、小麦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 30~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1999 年 全世界小麦的种植面积为 2.142 亿 hm2,总产为 578 337kt。中国小麦的种植面积为 0.29 亿 hm2,在面积与产量上仅次于水稻,为第二大粮食作物,随着中国城乡的发展与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来愈加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小麦具有以下 生长特性与经济特性: 1.小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这是因为小麦对温光感应的特殊性与多样性。由于小麦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由冬性到春性的不同数量等级,使小麦具有秋播、春播的多种生 态类型,因此不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几乎一年四季的任何时候都有小麦生长。 2.营养价值高,加工特性好,小麦籽粒含有丰富的人类必需的蛋白质与氨基酸,并 与淀粉含量构成较合理的比例,是所有粮食作物中加工多样性与加工品质最好的作物, 是可作多种主食和副食的加工原料。 3.小麦籽粒含水量低,耐贮藏运输,生产过程可以高度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 产效率。 4.小麦在秋冬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可与其它作物 进行间、混、套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小麦生产育种期间自然灾害相对较少,产量比较稳定。 6.小麦是多种轻工业及医药卫生的重要原料,副产品麦草与麸皮也是不可缺少的加 工原料和精粗饲料。 二、中国小麦种植的历史 中国栽培小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麦(大、小麦)是中国古代“五谷”之一。历代 农书和文献资料都着重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发展小麦选种和种植技术方面所积累的丰 富经验,其中不少经验至今还有着实践上或理论上的价值。 (一)中国小麦种植起源 中国栽培小麦的历史悠久。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早在 7 000 多年以前中国已栽培小 麦。在河南省陕县东关庙底沟原始社会遗址的红烧土台上有麦类印痕,距今约有 7 000 年。在甘肃省东灰山原始社会遗址的文化灰土层中发现小麦炭化籽粒,经中国科学院地 理研究所用 14C 测定,该遗址的年代被确认为距今 5 000±159 年,其炭化的小麦籽粒, 大都为短圆形,形态完整,胚部清楚,其中大粒型属于普通小麦,小粒型形似密穗小麦。 在安徽省毫县钓鱼台新石器遗址发现大量炭化普通小麦籽粒,遗址年代距今约 5 000 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发现了麦作遗存,在距今 3 800 年左右的孔雀河畔古墓沟墓地中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