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害虫防治的生态学基础 (1)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 在讲清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自学。 (2)种群的自然控制,要求讲解的主要内容有: A、种群的内禀增长力的及其生物学意义。B、种群的Logistic增长。 C、种群的自然控制、自然平衡、平衡密度(位置)。 D、密度制约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和逆密度制约因素及其在种群自然控制过程中的作用。 E、种群自然控制的三大过程。F、种群自然控制的原因(只作一般介绍)义。 (3)害虫的生态对策 要求讲清楚R-选择类和K-选择类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点和在防治上的意义 2、害虫防治的经济学原则 (1)害虫为害程度的分析 A、重点讲解不同类型害虫为害特点和作物的补偿作用。 B、简述害虫种群密度与作物受害程度的关系和环境条件对作物受害损失的影响。 (2)作物受害的损失估计: A、简单介绍被害率、损失系数、损失率、单位面积实际损失;影响受害损失估计的主要因素等 B、介绍计算被害指数的方法。 C、介绍测定产量损失的方法。 (3)防治指标的确定 A、什么叫防治指标和经济允许水平。 B、确定防治适期的一般原则。 C、防治指标确定的原则、方法和程序。 本部分内容较易与传统概念相混淆,内容的涉及面也较广,应注意内容的组织和详解,力求学生清楚基本的概 念。 3、虫害发生的原因和形成的条件 主要内容包括: (1)虫害发生原因 A、什么叫虫害?什么叫害虫。B、造成虫害的三个条件。 4、农业昆虫的调查及预测预报 (1)农业昆虫的调查 重点介绍昆虫的分布型及其确定方法,对昆虫作不同目的调查时的调查取样方法、取样单位及取样数量。资料 的统计可讲授,也可布置学生配置自学 (2)农业害虫的预测预报 主要内容包括:预测预报的概念、种类、原理和方法。要求重点掌握发生期预测、尤其是历期法、期距法、有效 积温法的测报原理、方法以及中期、短期,长期预报和害虫发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的分段指标。讲解过程中应有 例题。 五、调控对策 在讲课时,一定要注意描述的准确严谨,语速放慢,并时刻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 六、课后复习题 1.经济阈值、经济允许、水平防治指标、自然平衡、平衡位置、农田生态系统的概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