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老师学案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 炭特别耐烧。” 原来… 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孙老师的眼里己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了。”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 16.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4分) 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 晚上: 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 17.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 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 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 的好女人。(3分) 18.文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 19.请对【A】处划线句作简要点评。(4分) 20.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6分)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2015年陕西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 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 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 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 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淸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 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 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谭老师学案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13 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 炭特别耐烧。” 原来…… 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了。”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 16.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4 分) 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 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 17.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 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女人。(3 分) 18.文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3 分) 19.请对【A】处划线句作简要点评。(4 分) 20.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6 分)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2015 年陕西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18 分)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 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 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 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 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 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 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