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 总论 目的要求 掌握皮肤病病变的症状及皮肤性病的预防与治疗 熟悉皮肤性病的病因及诊断 了解皮肤解剖和组织学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皮肤解剖和组织学] 皮肤的主要解剖结构 皮肤的组织学。(1)表皮:分层、细胞构成、更新时间、(半)桥粒、基底膜。(2)真皮:纤维 基质、细胞。(3)皮下组织。(4)皮肤附属器:毛发、皮脂腺、汗腺、甲。(5)皮肤血管,淋巴 管,肌和神经。 主要血管从血管球:淋巴网:平滑肌:横纹肌: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生理功能] 保护作用:机械、物理、化学、微生物。 感觉作用:单一、复合、瘙痒。 调节作用:调温。 分泌和排泄作用:小汗腺、顶泌汗腺、皮脂腺 皮肤吸收作用:(1)经皮吸收途径,毛囊、皮脂腺、汗管:角层细胞及间隙。(2)影响吸收因素 皮肤结构、角层含水量、物质理化特性。 皮肤的代谢作用:糖、蛋白质、脂类、水、电解质。 皮肤的免疫作用:(1)皮肤免疫系统细胞成分:角质形成细胞、朗格汉斯细胞,表皮内淋巴细胞 真皮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2)皮肤免疫系统的分子: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神经肽。 [皮肤病的病因] 主要因素:(1)外因:物理、化学、生物。(2)内因:食物、代谢内分泌障碍、精神神经因素,内 脏疾病、感染灶、遗传、血循环和淋巴循环障碍。(3)诱发加重因素:外界、食物因素 [皮肤病的症状] 重点讲,皮肤病的症状是认识及诊断皮肤病的重要依据之 自觉症状:痒、痛、烧灼、麻木等。 他觉症状:(1)原发性损害:定义、种类(斑疹、丘疹、斑块、风团、结节、水疱、脓疱、囊肿) (2)继发性损害:定义、种类(鳞屑、浸渍、糜烂、溃疡、裂隙、表皮、抓破、痂、瘢痕、苔藓样 [皮肤病的诊断] 病史 体格检查。(1)视诊:性质、大小、颜色、边缘、界限、形状、表面、基底、内容、部位和分布、 排列、毛发、甲。(2)触诊:硬度、深度、活动度、温度、感觉、尼氏症、浅表淋巴结。(3)各部 位常见皮肤病,了解各部位易出现哪些皮肤病。(4)其他临床检查:玻片压诊法、皮肤划痕试验 滤过紫外线检查、斑贴试验、皮肤划破实验、皮内实验、皮肤的组织病理、免疫病理、真菌检查及性 病检验 [皮肤保健与美容] 精神 适宜营养及运动 注意皮肤卫生 对不同类型皮肤保养。 毛发的保养。 皮肤的美容疗法 皮肤皱纹的防治。 [皮肤病的治疗] 内用药物疗法:(1)抗组胺药物:分类,常用药物种类、适应症、副作用。(2)糖皮质激素:常用 药物种类、用法、适应症、副作用。(3)抗生素。(4)抗病毒药。(5)抗真菌药:常见种类、适 应症。(6)维A酸类:第一三代,适应症及副作用。(7)免疫抑制剂:常见种类、适应症、副作 用。(8)免疫调节剂。(9)其他药物。 外用药物疗法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 总 论 目的要求 掌握皮肤病病变的症状及皮肤性病的预防与治疗。 熟悉皮肤性病的病因及诊断。 了解皮肤解剖和组织学。 教学时数:6 学时 教学内容: [皮肤解剖和组织学] 皮肤的主要解剖结构。 皮肤的组织学。(1)表皮:分层、细胞构成、更新时间、(半)桥粒、基底膜。(2)真皮:纤维、 基质、细胞。(3)皮下组织。(4)皮肤附属器:毛发、皮脂腺、汗腺、甲。(5)皮肤血管,淋巴 管,肌和神经。 主要血管从血管球;淋巴网;平滑肌;横纹肌;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生理功能] 保护作用:机械、物理、化学、微生物。 感觉作用:单一、复合、瘙痒。 调节作用:调温。 分泌和排泄作用:小汗腺、顶泌汗腺、皮脂腺。 皮肤吸收作用:(1)经皮吸收途径,毛囊、皮脂腺、汗管;角层细胞及间隙。(2)影响吸收因素, 皮肤结构、角层含水量、物质理化特性。 皮肤的代谢作用:糖、蛋白质、脂类、水、电解质。 皮肤的免疫作用:(1)皮肤免疫系统细胞成分:角质形成细胞、朗格汉斯细胞,表皮内淋巴细胞, 真皮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2)皮肤免疫系统的分子: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神经肽。 [皮肤病的病因] 一般发病因素。 主要因素:(1)外因:物理、化学、生物。(2)内因:食物、代谢内分泌障碍、精神神经因素,内 脏疾病、感染灶、遗传、血循环和淋巴循环障碍。(3)诱发加重因素:外界、食物因素。 [皮肤病的症状] 重点讲,皮肤病的症状是认识及诊断皮肤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自觉症状:痒、痛、烧灼、麻木等。 他觉症状:(1)原发性损害:定义、种类(斑疹、丘疹、斑块、风团、结节、水疱、脓疱、囊肿)。 (2)继发性损害:定义、种类(鳞屑、浸渍、糜烂、溃疡、裂隙、表皮、抓破、痂、瘢痕、苔藓样 变、萎缩)。 [皮肤病的诊断] 病史。 体格检查。(1)视诊:性质、大小、颜色、边缘、界限、形状、表面、基底、内容、部位和分布、 排列、毛发、甲。(2)触诊:硬度、深度、活动度、温度、感觉、尼氏症、浅表淋巴结。(3)各部 位常见皮肤病,了解各部位易出现哪些皮肤病。(4)其他临床检查:玻片压诊法、皮肤划痕试验、 滤过紫外线检查、斑贴试验、皮肤划破实验、皮内实验、皮肤的组织病理、免疫病理、真菌检查及性 病检验。 [皮肤保健与美容] 精神。 适宜营养及运动。 注意皮肤卫生。 对不同类型皮肤保养。 毛发的保养。 皮肤的美容疗法。 皮肤皱纹的防治。 [皮肤病的治疗] 内用药物疗法:(1)抗组胺药物:分类,常用药物种类、适应症、副作用。(2)糖皮质激素:常用 药物种类、用法、适应症、副作用。(3)抗生素。(4)抗病毒药。(5)抗真菌药:常见种类、适 应症。(6)维 A 酸类:第一~三代,适应症及副作用。(7)免疫抑制剂:常见种类、适应症、副作 用。(8)免疫调节剂。(9)其他药物。 外用药物疗法: 重点讲: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