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是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气性坏疽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感染,以局部组织坏死、恶臭、水 肿、气肿、中毒为特征。常由几种病原菌混和感染 (一)生物学性状 1.G粗大杆菌,可形成荚膜 2.芽胞卵圆形,位于菌体次极端,不大于菌体 3.血平板上有双层溶血环,内层为完全溶血,外层为不完全溶血。 4.肉渣培养基中,不分解肉渣呈粉红色。 5.汹涌发酵:在牛奶培养基中分解乳糖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 成蜂窝状,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 (二)致病性 本菌分为A、B、C、D、E五型 1.致病因素 (1)侵袭性酶 2)荚膜 (3)外毒素:12种。 ①α-毒素:卵磷脂酶 ②K-毒素:胶原酶 ③毒素:DNA酶。 ④μ毒素:透明质酸酶 (4)分解糖类产生大量气体,引起气肿,加重组织坏死 2.所致疾病 (1)气性坏疽。 (2)食物中毒:A型。 (3)坏死性肠炎:C型 (三)检查防治: 1.清创、扩创、手术切除坏死组织。 2.多价抗毒素:3~5万单位 3.大剂量青霉素 4.高压氧舱治疗。 三、肉毒杆菌 G大杆菌,周鞭毛,芽胞椭圆形,大于菌体横径,位于次极端,呈球拍状 2.厌氧,在疱肉培养基中使肉渣变黑,有腐败恶臭。 3.致病因素 肉毒毒素:外毒素,是已知最剧烈的毒物。在菌体崩解后以前体毒素释放,经肠道胰 蛋白酶或细菌产生的蛋白酶作用后解离出有毒性的肉毒毒素 4.所致疾病 (1)肉毒中毒:系食入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豆制品、发酵面制品、肉罐头等引起。 (2)婴儿肉毒病:1岁以下婴儿食入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如蜂蜜)后引起 第二节无芽胞厌氧菌 主要寄生于人体内,尤其口腔、肠道、阴道内最多,占正常菌群的90%。 致病性 1.致病物质:荚膜、菌毛、侵袭性酶、内毒素等 2.致病条件 (1)寄居部位改变 (2)菌群失调是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气性坏疽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感染,以局部组织坏死、恶臭、水 肿、气肿、中毒为特征。常由几种病原菌混和感染。 (一)生物学性状 1.G+粗大杆菌,可形成荚膜。 2.芽胞卵圆形,位于菌体次极端,不大于菌体。 3.血平板上有双层溶血环,内层为完全溶血,外层为不完全溶血。 4.肉渣培养基中,不分解肉渣呈粉红色。 5.汹涌发酵:在牛奶培养基中分解乳糖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 成蜂窝状,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 (二)致病性 本菌分为A、B、C、D、E五型。 1. 致病因素 (1) 侵袭性酶 (2) 荚膜 (3) 外毒素:12种。 ① α-毒素:卵磷脂酶。 ② κ-毒素:胶原酶。 ③ γ-毒素:DNA酶。 ④ μ-毒素:透明质酸酶。 (4) 分解糖类产生大量气体,引起气肿,加重组织坏死。 2.所致疾病: (1) 气性坏疽。 (2) 食物中毒:A型。 (3) 坏死性肠炎:C型。 (三)检查防治: 1.清创、扩创、手术切除坏死组织。 2.多价抗毒素:3~5万单位。 3.大剂量青霉素。 4.高压氧舱治疗。 三、肉毒杆菌 1.G +大杆菌,周鞭毛,芽胞椭圆形,大于菌体横径,位于次极端,呈球拍状。 2.厌氧,在疱肉培养基中使肉渣变黑,有腐败恶臭。 3.致病因素 肉毒毒素:外毒素,是已知最剧烈的毒物。在菌体崩解后以前体毒素释放,经肠道胰 蛋白酶或细菌产生的蛋白酶作用后解离出有毒性的肉毒毒素。 4.所致疾病 (1)肉毒中毒:系食入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豆制品、发酵面制品、肉罐头等引起。 (2)婴儿肉毒病:1岁以下婴儿食入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如蜂蜜)后引起。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主要寄生于人体内,尤其口腔、肠道、阴道内最多,占正常菌群的90%。 一、致病性 1.致病物质:荚膜、菌毛、侵袭性酶、内毒素等。 2.致病条件 (1)寄居部位改变。 (2)菌群失调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