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五单元、冷战后中国外交概论 第1节:后冷战时代中国外交战略 个半课时 全部75分钟 1、苏、东欧巨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1989年的政治风波和随后发生的苏联与东欧的巨变,对中国外交造成了严 重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和制裁政 策,给中国的国际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苏联、东欧国家基本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和立场 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同中国保持着友好合作的政策。 如何认识和应对这种复杂的局面,为中国的政治稳定和改革开放创造有利的 条件,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首要课题。 2、“韬光养晦”外交方针的提出 1)客观分析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 苏联与东欧巨变从政治、战略、经济等各个方面看,虽然给国际形势造成带 有根本性的变化,给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处境也造成了某些不利因素,但国际形势 变化中也包含着有利的因素,如我国北面的威胁被根本解除,中国与东欧国家的 关系有可能更加迅速的发展,等等 更重要的是,中国经过十年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更加巩固,在混乱的局 面中,国际社会实际上要求中国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这种要求更加强烈和 迫切 (2)“韬光养晦”外交方针的提出 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领导人谈话时提出了“韬光养晦”的方 针,具体内容包括: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沈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 所作为等一系列概念。核心思想就是准确认识混乱的国际形势,集中力量于国内 的经济建设 在这个外交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稳妥地处理了罗马尼亚事件、苏联的“八 九”事件,抓住时机积极发展同东欧与中亚新独立的国家的关系,在地区冲突中第五单元、冷战后中国外交概论 第 1 节:后冷战时代中国外交战略 一个半课时 全部 75 分钟 1、苏、东欧巨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1989 年的政治风波和随后发生的苏联与东欧的巨变,对中国外交造成了严 重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和制裁政 策,给中国的国际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苏联、东欧国家基本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和立场。 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同中国保持着友好合作的政策。 如何认识和应对这种复杂的局面,为中国的政治稳定和改革开放创造有利的 条件,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首要课题。 2、“韬光养晦”外交方针的提出 (1) 客观分析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 苏联与东欧巨变从政治、战略、经济等各个方面看,虽然给国际形势造成带 有根本性的变化,给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处境也造成了某些不利因素,但国际形势 变化中也包含着有利的因素,如我国北面的威胁被根本解除,中国与东欧国家的 关系有可能更加迅速的发展,等等。 更重要的是,中国经过十年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更加巩固,在混乱的局 面中,国际社会实际上要求中国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这种要求更加强烈和 迫切。 (2)“韬光养晦”外交方针的提出 1989 年 9 月 4 日,邓小平在同中央领导人谈话时提出了“韬光养晦”的方 针,具体内容包括: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沈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 所作为等一系列概念。核心思想就是准确认识混乱的国际形势,集中力量于国内 的经济建设。 在这个外交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稳妥地处理了罗马尼亚事件、苏联的“八一 九”事件,抓住时机积极发展同东欧与中亚新独立的国家的关系,在地区冲突中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