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受体学说 生物活性物质——递质、激素、药物,只有被机体 内相对应的受点所识别并与之结合后,才能导致靶器官 组织产生反应。 1. Langley, 1878, receptive substance 解释匹罗卡因与阿托品对狗唾液分 泌的拮抗作用。不结合则无作用 EhrI ich,1908, receptor,NobeⅠ讲演中提出受体学说 Suther I and,1960,第二信使学说,NA→糖元分解 c-AMP.的发现 1970, Nobel讲演: second messenger:c-AMP Ca2+. IP3. DG. C-GMP 3.受体—G- Protein耦联通路 mAchR→G-Pro.→→K通道→G Gs→ C-AMP T Gi→C-GMP↑ 4.酪氨酸激酶受体(NGF.N-3等) 第三信使:C-AMP→即早基因→第三信使(转录调节受体学说 生物活性物质——递质、激素、药物,只有被机体 内相对应的受点所识别并与之结合后,才能导致靶器官 组织产生反应。 1. Langley,1878,receptive substance 解释匹罗卡因与阿托品对狗唾液分 泌的拮抗作用。不结合则无作用 Ehrlich,1908,receptor,Nobel 讲演中提出受体学说 2. Sutherland,1960,第二信使学说,NA→糖元分解 c-AMP.的发现 1970,Nobel 讲演:second messenger: c-AMP Ca2+, IP3, DG, c-GMP 3. 受体——G-Protein 耦联通路 mAchR→G-Pro.→→K +通道→GK. ↑ Gs →C-AMP↑ Gi →C-GMP↑ 4. 酪氨酸激酶受体(NGF.NT-3 等) 第三信使:C-AMP→即早基因→第三信使(转录调节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