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二、原子的结构 1879年 J.J Thomson发现电子(electron,),揭示了原子内部秘密 1911年 E.Rutherford提出原子结构有核模型 1913年 N.Bohr将 M,Planki和A.Einstein量子论 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 Rutherford原子有核模型 Bohr atomic model K壳层(n=1) L光层(n=2) 原子(atom) 2个中子 rg=3.7×102nm M壳层(n=3) ra1=1.43×10'nm 图1.1钠(原子序数为11)原子结构中 K,L和M量子壳层的电子分布状况 原子核(nucleus)):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 质子(proton):正电荷m=1.6726X107kg 中子(neutron):电中性n=1.6748X102kg 电子(electron),:核外高速旋转,带负电,按能量高低排列,如电子云(electron cloud) m=9.1095×10kg,约为质子的1/1836l 1879年 J.J Thomson 发现电子(electron),揭示了原子内部秘密 l 1911年 E.Rutherford提出原子结构有核模型 l 1913年 N.Bohr将 l Bohr atomic model       M.Plank和A.Einstein量子论 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 Rutherford 原子有核模型   -2 H -1 Al 原子(atom) r = 3.7 10 nm r = 1.43 10 nm          -27 -27 -31 (proton) (neutron) 质子 :正电荷m=1.6726×10 kg 原子核(nucleus):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 中子 :电中性m=1.6748×10 kg 电子(electron):核外高速旋转,带负电,按能量高低排列,如电子云(electron cloud) m=9.1095 10 kg,约为质子的1/183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