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B—一越流因素(m)。 弱透水层的渗透性愈小,厚度愈大,则越流因素B越大,越流量愈小。自然界越流因 素的值变化很大,可以从只有几米到几千米。对于一个完全不透水的覆盖岩层来说,越流因 素B为无穷大,而越流系数σ为零。越流因素和越流系数的测定方法也是野外抽水实验, 可参考地下水动力学等相关书籍。 有越流补给时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越流因素、越流系数及弱透水层的渗透系数,主 要原理及方法如下。 越流含水层进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可采用类似于泰斯公式求含水层参数的配线法。由 下式 (6-37) 4TT(B 对式和式两边分别取对数,得 IgS=Ig g+lg wfu (6-39) 在与标准曲线坐标尺度相同的透明双对数坐标纸上,点绘资料曲线S~t,并重叠在标 准曲线B上,保持坐标轴平行移动,直至资料曲线与某一条标准曲线重合为止 此时,记录下该标准曲线的厂,并读出任意配合点的下列四个数据,即/n)\、1、s ,按T Wu,-|及a 可以计算出T和a,从而释水系数2=T/a也可求 4T B 得。与此同时,越流因素B= r)’越流系数B明透水层的渗透系数 B .,y m等均可确定 三、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一)基本概念 水是自然界水分循环中最活跃的因子之一,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B ——越流因素(m)。 弱透水层的渗透性愈小,厚度愈大,则越流因素 B 越大,越流量愈小。自然界越流因 素的值变化很大,可以从只有几米到几千米。对于一个完全不透水的覆盖岩层来说,越流因 素 B 为无穷大,而越流系数  为零。越流因素和越流系数的测定方法也是野外抽水实验, 可参考地下水动力学等相关书籍。 有越流补给时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越流因素、越流系数及弱透水层的渗透系数,主 要原理及方法如下。 越流含水层进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可采用类似于泰斯公式求含水层参数的配线法。由 下式:       = B r W u T Q S , 4 (6-37) a u r t 1 4 2 = (6-38) 对式 和式 两边分别取对数,得       = + B r W u t Q S lg , 4 lg lg  (6-39) a u r t 1 lg 4 lg lg 2 = + (6-40) 在与标准曲线坐标尺度相同的透明双对数坐标纸上,点绘资料曲线 S ~t ,并重叠在标 准曲线       B r W u, ~ u 1 上,保持坐标轴平行移动,直至资料曲线与某一条标准曲线重合为止。 此时,记录下该标准曲线的 B r ,并读出任意配合点的下列四个数据,即       B r W u, 、 u 1 、S 、 t ,按       = B r W u S Q T , 4 及 t u r a 1 4 2 =  可以计算出 T 和 a ,从而释水系数 e = T / a 也可求 得。与此同时,越流因素       = B r B r ,越流系数 2 B T m K =   ,弱透水层的渗透系数 m B T K =  2 等均可确定。 三、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一)基本概念 降水是自然界水分循环中最活跃的因子之一,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